-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信訪和諧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19519
- 條形碼:9787010119519 ; 978-7-01-01195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訪和諧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信訪和諧問題研究(精)》一書是宋協娜對信訪問題多年探討的成果。該書對于信訪問題做出了艱辛的努力。首先,該書對信訪問題力求“正讀”,對于一個當今中國社會必不可少的實現社會穩定和諧的制度化渠道進行正名;進而,要做出正解,對這樣一個飽受爭議的渠道進行加深與拓寬,使之對信訪的各方,都成為可以依靠的渠道。對此,作者既付出了“正讀”的勇氣,也貢獻了“正解”的力量。
信訪和諧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信訪和諧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晴雨表”,也是黨和政府應有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同時也是檢驗執政能力和領導藝術的重要標準。構建和諧社會作為一項全面系統工程,包括經濟和諧、政治和諧、文化和諧、人際和諧、生態和諧等全方位與領域。政治和諧是和諧社會構建的題中應有之義,對整個和諧社會的構建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保障與制度供給功能,可謂其核心與關鍵。信訪不僅是物質利益訴求,更重要的是一種政治活動和權利表達,所以信訪和諧首先是一種政治和諧。由于信訪本身的社會“晴雨表”作用,信訪和諧同時是諸方面和諧度的綜合反映與檢驗。和諧社會是否能夠真正實現,可以信訪是否和諧作為檢驗和諧程度的指示標或顯示器。
信訪和諧問題研究 目錄
序 言
導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問題的出發點
三、核心概念之理論闡釋
四、信訪和諧研究的基礎理論
五、信訪和諧研究涉及的主要關系群
六、信訪和諧研究的主要創新
**章 信訪和諧的價值意義
一、信訪和諧理念的淵源
二、信訪和諧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
三、信訪和諧的概念界定
四、信訪和諧的倫理價值
五、信訪和諧的功能追求
六、信訪和諧的內容結構
七、信訪和諧的構建原則
第二章 信訪和諧主體的多維掃描
一、信訪和諧與主體和諧
二、信訪主體確認的意義
三、信訪主體的法律地位和責任
四、信訪主體特性與要素
五、信訪主體行為規范
六、信訪主體互動
第三章 信訪和諧的支撐條件
一、信訪和諧的政治條件
二、信訪和諧的經濟條件
三、信訪和諧的文化條件
四、信訪和諧的法治條件
五、信訪和諧的社會條件
第四章 信訪和諧的運轉系統
一、信訪和諧的目標機制
二、信訪和諧的動力機制
三、信訪和諧的控制機制
四、信訪和諧的保障機制
五、信訪和諧的相關機制
第五章 信訪預警何以可能——預警理論構建
一、信訪預警的概念及其意義
二、信訪預警的可能性
三、信訪預警的原理
四、信訪預警理論模型與指標體系
五、信訪預警指標體系選定及計算方法
六、信訪預警的全面整合模式
第六章 信訪信息化之理想——信訪信息智能化應用
一、信訪信息化科學應用的意義
二、信訪信息化科學應用的要求
三、信訪信息化科學應用的實踐進展
四、信訪信息化科學應用的拓展
五、信訪信息的智能化應用——信訪預警管理信息系統
六、構建信訪預警管理信息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第七章 信訪工作質量管理創新——信訪工作標準化試點
一、信訪工作標準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信訪工作標準化實施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三、信訪工作標準化的基本概念
四、信訪工作標準化建設的制約因素與有利條件
五、信訪工作標準化建設的依據、原則和方法
六、信訪工作標準體系建設的推進步驟
七、信訪工作標準化體系框架的構建
八、基層信訪工作標準化建設的初步嘗試
第八章 信訪工作“軟”管理——心理學透視
一、心理學知識在各地信訪工作中的運用
二、信訪和諧建設需要用到的心理學知識
三、信訪和諧建設中的心理學運用誤區
四、信訪和諧建設的心理學思考
第九章 信訪和諧建設之構想——研究對策與建議
一、突出“五個重點”的導向
二、堅持“四個轉變”的理念
三、遵從“四個面向”的操作
四、實現“四化”的科學化規范
五、發展“兩模一平臺”的民心工程
六、完善信訪預警的“三個保障”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