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吳稚暉全集-(全十四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814976
- 條形碼:9787510814976 ; 978-7-5108-1497-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吳稚暉全集-(全十四冊) 本書特色
★ 16開布面精裝,重達15公斤,九州出版社出版
★ 吳稚暉在從事社會政治活動的同時,也積極投身于文化事業,在語音、文字、哲學、教育、書法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一生著述頗豐
★ 1963年,吳稚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學術文化偉人”稱號,為二十世紀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人
★ 《吳稚暉先生全集》18冊,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于1969年出版
★ 新版仍如原版作繁體豎排版出版,僅就體例進行調整,力求做到清晰易讀
★ 本套全集編校裝幀堪稱近年少見之精品,曾列入2013鳳凰網年度典藏書
國民黨尊之為元老, 蔣介石待之以師禮;
蔣夢麟稱之為中國學術界一顆光芒四射的彗星;
胡適譽之為中國近三百年來四大反理學的思想家之一;
章太炎稱之為“康有為門下之小史,盛宣懷校內之洋奴”;
馮玉祥斥之為“變節為一人之老狗”;
既有人吹他、捧他.也有人罵他、恨他……
吳稚暉先生是中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和社會改革家。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公車上書”、辛亥革命、推行國語、漢字拼音等重大事件都與他的名字聯系在一起。吳稚暉先生學貫中西,建樹頗多,卻又性格怪異,特立獨行。號稱”民國第yi怪人”,1924年起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職。研究民國史,吳稚暉先生是一個不能不提的人物。
民國第yi怪人
1912年,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要他出任教育總長。吳稚暉表示,愿任奔走之勞,作觀我是做不像的。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函邀老朋友去當學監,吳稚暉婉辭了。后來蔡元培做大學院院長,又請吳稚暉擔任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主任,這是的興趣所在,又不是做官,便接受了。蔣介石掌權后,多次要吳稚暉出山,他表示:“我是無政府主義者,脾氣也不好,不敢當呀!”吳稚暉一生不做官,擔任過教員、報館編輯,向來主張自己賺錢自己用,除了國大代表、監察委員外,凡是屬于官階的奉給,概不接受。
國學大師
吳稚暉走遍中國南北,到過英、德、法、日,深知漢語同文不同音,各地方言常令外地人無法聽懂,而其文則因無注音,讓人難以學習。吳稚暉認為,“無音可讀”是漢字的一大缺點,若能為漢字“娶一注音老婆”,并把所有注國音并入漢文內,在全國推廣,不僅可以彌補漢字的缺陷,且可便利平民。早在1895年,他便草創了“豆芽字母”,與盧戇章的“切音新字”同開中國拼音字母之先河。在巴黎時期,他又對中國語言文字的改革進行過研究。1913年1月,他擔任國語讀音統一會會長,并在該年2月召開的全國讀音統一會會期中,用三個月時間,主持制訂了注音字母。1917年在此基礎上取六千余字編定《國音字典》,1918年出版。自1919年他主持國語統一籌備會(后改為國語推行委會),提出推行注音符號的任務、方案、辦法;修訂標準音,審定《國音常用字匯》等多種國語書籍,頒為國家本,在各國立師范學校增設國語專修科,并出任上海過于師范學校校長,親自在國語師資班兼課,以訓練推行國語的人才;編制《漢語拼音表》、《注音符號》一類的通俗教材,力圖推行國語的通俗化、簡易化、普及化。他以自己畢生精力投入于國音統一工作,奠定了民國時期推廣“語同音”的基礎。
吳稚暉,曾任職于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后隨蔣赴臺,逝于臺灣。吳稚暉在從事社會政治活動的同時,也積極投身于文化事業,在語音、文字、哲學、教育、書法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一生著述頗豐,有《吳稚暉先生全集》18冊在臺灣出版。
九州出版社新版仍如原版作繁體豎排版,在原版的基礎上對全集內容加以調整,分為6編14冊,具體為:1、哲理與文教;2、科學與工藝;3、國音與文字學;4、國是與黨務;5、日記、書信、筆記;6、雜著。
主要內容如下:
《哲理與文教》
共2卷,是吳稚暉哲學思想和文化教育理念的闡發。其中有對中國古代哲學的反思,也有對西方哲學的認識和體悟。涉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內容則更為豐富,具體到教育教學規律和教育管理制度等諸多方面。
《科學與工藝》
共1卷,內容包括對科學之于人類的意義、工業生產之于經濟發展的意義等的闡述,以及倡導青年學習科學,呼吁政府發展工業等,是吳稚暉的科學思想和經濟思想的反映。
《國音與文字學》
共2卷,是對漢語語音與文字學的研究性著作。內容包括對漢字起源和發展的研究,對漢語語音的特點、語音的沿革以及語音統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體方案等問題的研究。
《國是與黨務》
共3卷,內容是吳稚暉不同歷史時期對時政和國民黨內部事務發表的看法和提出的主張,諸如甲午戰爭、君主立憲、列強侵略、無政府主義、學生運動、抗日救國、國共兩黨關系等等。
《日記、書信、筆記》
共4卷,是吳稚暉不同歷史時期記述個人生活的日記、與友人往來書信以及讀書和游歷時所做筆記的匯總,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充分反映了吳稚暉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雜著》
共2卷,內容豐富,文體多樣,有隨筆、雜文、詩歌、公文、序跋、題詞、挽聯、研究論文等等,是吳稚暉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反映,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吳稚暉全集-(全十四冊) 內容簡介
吳稚暉在從事社會政治活動的同時,也積極投身于文化事業,在語音、文字、哲學、教育、書法諸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一生著述頗豐,有《吳稚暉先生全集》18冊在臺灣出版。
我社新版仍如原版作繁體豎排版,在原版的基礎上對其體例加以調整,分為14卷,具體為:1. 哲理與文教;2. 科學與工藝;3.
國音與文字學;4. 國是與黨務;5. 日記、書信、筆記;6. 雜著。主要內容如下:
《哲理與文教》
共2卷,是吳稚暉哲學思想和文化教育理念的闡發。其中有對中國古代哲學的反思,也有對西方哲學的認識和體悟。涉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內容則更為豐富,具體到教育教學規律和教育管理制度等諸多方面。
《科學與工藝》
共1卷,內容包括對科學之于人類的意義、工業生產之于經濟發展的意義等的闡述,以及倡導青年學習科學,呼吁政府發展工業等,是吳稚暉的科學思想和經濟思想的反映。
《國音與文字學》
共2卷,是對漢語語音與文字學的研究性著作。內容包括對漢字起源和發展的研究,對漢語語音的特點、語音的沿革以及語音統一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具體方案等問題的研究。
《國是與黨務》
共3卷,內容是吳稚暉不同歷史時期對時政和國民黨內部事務發表的看法和提出的主張,諸如甲午戰爭、君主立憲、列強侵略、無政府主義、學生運動、抗日救國、國共兩黨關系等等。
《日記、書信、筆記》
共4卷,是吳稚暉不同歷史時期記述個人生活的日記、與友人往來書信以及讀書和游歷時所做筆記的匯總,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充分反映了吳稚暉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雜著》
共2卷,內容豐富,文體多樣,有隨筆、雜文、詩歌、公文、序跋、題詞、挽聯、研究論文等等,是吳稚暉思想和情感世界的全面反映,具有很強的史料價值。
吳稚暉全集-(全十四冊) 目錄
哲 理
蔣總統爲吳敬恆先生百年誕辰致詞(代序)
凡 例
圖 片
卷 二
文 教
卷 三
文 教
卷 四
科學與工藝
卷 五
國音與文字學
卷 六
國音與文字學
卷 七
國是與黨務
卷 八
國是與黨務
卷 九
國是與黨務
卷 十
國是與黨務
卷十一
山川人物
卷十二
山川人物
卷十三
山川人物
卷十四
山川人物
卷十五
山川人物
卷十六
雜 著
卷十七
雜 著
卷十八
雜 著
附 錄
吳稚暉先生年譜簡編
吳稚暉全集-(全十四冊) 節選
吳稚暉全集-(全十四冊) 作者簡介
吳稚暉(1865—1953),名朓,字敬恒,江蘇武進人。早年為清朝舉人,曾參加過康梁發起的“公車上書”,主張維新。后留學于日、英、法等國,其間追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1924年起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國民政府委員等職。1953年病逝于臺灣,終年88歲。
吳稚暉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熱心文化事業,學貫中西,建樹頗多,影響甚大。1963年,吳稚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 “世界學術文化偉人”稱號,為二十世紀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人。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