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微觀清華-《清新時報》創刊十周年紀念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319412
- 條形碼:9787302319412 ; 978-7-302-3194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微觀清華-《清新時報》創刊十周年紀念文集 本書特色
2002年11月8日,中國記者節,《清新時報》創刊。以“校園觀察家”為立足點,《清新時報》十年來堅持以學生視角記錄清華大學校園點滴,觀察中國社會百態。《微觀清華(清新時報創刊十周年紀念文集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精選了《清新時報》創刊十年來的優秀稿件,本書是對這份學生媒體成長的*好見證,亦是對清華大學和中國社會十年發展的忠實記錄。本書由趙曙光主編。 《清新時報》以理想引領青年,以信念鼓舞青年,以價值凝聚青年,在實踐中不斷貫徹新聞教育的育人方針,成為學生自我教育的優秀案例,值得新聞教育者借鑒。 ——吳恒權 原《人民日報》總編輯 一花一世界,見微可知著。讓我們細細翻檢這本《微觀清華》,從一本書看一份報,從一個片段讀一段歷程。以此,共同期待清華人、期待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陳吉寧 清華大學校長 《清新時報》,報如其名。既能從中了解清華園的新聞,又可以望到象牙塔外的世界,兼顧得當,無驕嬌二氣。文風清新、感人,手法專業甚至嫻熟,令人刮目。 ——黃燕 新華社中國特稿社副社長 《清新時報》是我見過的*專業的校園媒體之一,是中國高校傳媒重要的組成力量。 ——何磊 《中國青年報》經濟部副主任、網絡中心副主任、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副秘書長 有過不少清華《清新時報》的同學來我們部門實習,我感覺他們的能力都很強,我也看過《清新時報》,這是一個很好的校內實踐平臺。 ——吳湘韓 《中國青年報》特別報道版主編 《清新時報》的同學在我們雜志里都是骨干,他們能力強,有理想,想必以后都能成為新聞行業的精英。 ——楊得志 《中國校園導刊》總編輯
微觀清華-《清新時報》創刊十周年紀念文集 內容簡介
2002年11月8日,中國記者節,《清新時報》創刊。以“校園觀察家”為立足點,《清新時報》十年來堅持以學生視角記錄清華大學校園點滴,觀察中國社會百態。《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微觀清華:<清新時報>創刊十周年紀念文集》精選了《清新時報》創刊十年來的優秀稿件,本書是對這份學生媒體成長的*好見證,亦是對清華大學和中國社會十年發展的忠實記錄。 《清華學生原創優秀作品·微觀清華:<清新時報>創刊十周年紀念文集》適合青年學生及對清華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微觀清華-《清新時報》創刊十周年紀念文集 目錄
為優秀學生的成長創造*佳環境
寫在前面
序一
序二
序三
《清新時報》發刊詞
清華園志
百年沉淀出的全球*美大學校園
清華學堂:見證百年輝煌,承載百年希望
百年禮堂:講述清華人的藝術夢想
圖書館老館:系出名門,書香百年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清華女生“閨房”變遷史
校友紀念物:凝固的清華歷史
“小視野”里水木深
美院在清華園修建教學區
深度清華
人大代表,我們的選擇
新生研討課:拉開新一輪教改序幕
誰來回答“錢學森之問”
清華文科建設的岔路口
在平凡中做*好的事業
實踐:戴著枷鎖跳舞
關注清華學生的睡眠
黑車:利弊兩端,情法兩難
清華行動:補上程序公正這一課
楊利偉來了
水木擷英
紫色清華的又一個背影
學歷史是為了干革命
中國“新儒者”
有這樣一位樓長
圖書館“神探”保潔員
清華一日
助教,離你*近的那群“小老師”
積累和改變:清華研究生支教團十周年
畢業了,我們去遠方
我校首次開展征兵工作
青春之歌
“一二·九”:清華的集體記憶
清華制造:校園原創音樂的土壤
請不要停止我的音樂
你郁悶嗎
我們的“校內”生活
當“功夫茶”遇到“速溶時代”
你的左手,我的右手
夜·生活
非典型春節記憶
清華志愿者結束奧運服務
清新論衡
培育大國公民心態
別再讓慈善者孤獨地吐血
流星和貪吃蛇
超越是*好的致敬
不拘一格降人才
……
特別策劃
拾年,清新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