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論語》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326883
- 條形碼:9787533326883 ; 978-7-5333-268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論語》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國 本書特色
李英姿編著的《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論語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國》從時間來看,由于本文以《論語》作為研究對象,因而研究時段是《論語》的存續時間,即1932年9月16日至1949年5月16日.中間除去《論語》的停刊時段(1937年8月1日至1946年12月16日)。從研究區域來說,以上海地區為主,但也兼顧全國。因為《論語》雖創刊于上海,其讀者也多來自上海的市民階層,但《論語》關注的內容涉及全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其視野非常廣闊,所以本文研究區域立足于全國范圍內。從研究內容來講,以往對該刊的研究多側重于文學作品的分析和文學風格的總結上,雖然田焱的《(論語)雜志研究》一文,已經對該刊的運作機制、欄目編排、營銷與廣告、編輯理念及作家群體等方面做出分析和研究,但在史料占有和方法運用上略顯不足。本文進一步挖掘原始資料,對《論語》的創刊過程、編輯、稿源、作者群、讀者群、經營策略和社會效益等一系列問題做出系統的分析和研究;重點分析1932~1937年該刊所反映的民國政治、文化和城市婦女等方面的情況,以期更好地理解民國社會的變遷;并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傳統文人的現代化轉型。
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論語》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國 內容簡介
《論語》半月刊作為民國時期的大眾文化期刊,始終保持著一種小資情調,關注社會現實和普通市民的生活。與讀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關系,從而使文化傳播從特權階層中解放出來,逐漸走向大眾生活。文本創造者身份的普泛化、傳播機制的市場化和文化接受的大眾化,是近代中國傳媒前所未有的變革。 “古今中外”匯融的民國時期孕育了《論語》半月刊,而《論語》半月刊又以十分活潑的“幽默文化”風格參與了民國社會從傳統向現代的轉型。其“幽默”特色和身處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傳統文人之心路歷程,至今仍令人回味。
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論語》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國 目錄
序
前言
引論
**章 《論語》半月刊的發展歷程與幽默文化
**節 《論語》半月刊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論語》半月刊的發展歷程
第三節 《論語》半月刊提倡的幽默文化
第二章 《論語》半月刊的特色、群體與經營
**節 辦刊特色與作者群、讀者群
第二節 《論語》半月刊的經營與發展
第三章 《論語》半月刊的政治觀
**節 對南京國民政府加強倫理政治的態度
第二節 反對造神運動——對南京國民政府構建符號和儀式政治的態度
第三節 官僚是“中國的鉆地蟲”——對南京國民政府官僚政治的態度
小結
第四章 《論語》半月刊的文化觀
**節 “吾恨不曾為及門弟子而與之談天說地耳”——對儒家文化的態度
第二節 “中國人本是*藝術的”——對民間文化的態度
第三節 “一團矛盾”——對西方文化的態度
小結
第五章 《論語》半月刊的婦女觀
**節 “態白天生非可強造”——對城市婦女裝扮的主張
第二節 “把握好分寸”——對男女交往的主張
第三節 “只有結婚才能給女子以解放”——對城市婦女婚姻和家庭的主張
第四節 “做好妻子之外還應有社會上獨立的工作”——對城市婦女教育和職業的主張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傳統與現代的變奏-《論語》半月刊及其眼中的民國 作者簡介
李英姿,1977年生,山東濟南人,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教于江蘇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從事民國時期社會歷;史文化研究。先后在《首都師范大學學報》、《齊魯學刊》、《中國圖書評論》、《山西師大學報》、《蘭州學刊》、《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