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智慧之門-哲學思想十一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64708
- 條形碼:9787030364708 ; 978-7-03-03647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慧之門-哲學思想十一講 本書特色
古希臘著名的哲人蘇格拉底說過,不經過反思的生活不值得活;亞里士多德也認為,生命的意義不在于生存,而在于發展自我的能力;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哲學家們總是對宇宙、人生、社會有著不同于常人的看法。蘇格拉底為了真正的智慧和正義而獻身,他以身赴死的態度和他對于生活的理解,表明哲學家是以不同常人的方式看待生命的意義的。可見,哲學的一個目標是幫助人們確立生活的理由和根據。本書的目標即是以一種簡明的方式觀照哲學的歷史,反思哲學問題,提供關于生活、生命、生態的智慧或體悟原則。
智慧之門-哲學思想十一講 內容簡介
哲學是智慧、求真、向善之學,也是引導人類走向健康、文明、富強、成功之學,這既是作者在哲學研究過程中的體會,也是從事哲學寫作的理性追求。我們的哲學之問,既是對于哲學的歷史、主題、方法、旨趣、理路、觀點、學派和人物的追問和反思,也是把哲學的宏遠高深之論拉近現實生活的嘗試。本書分為兩部分:上篇主要是對哲學的歷史演進和概念意義的問思和解釋,下篇主要是對哲學研究范式和類型的分析探討。我們的哲學話語,以“對話”、“描述和解析”、“里程碑”、“專題討論”等方式展開,力圖多角度和多層面展示哲學的自由探索和深度反思的功能,揭示哲學研究的意義和魅力,彰顯哲學研究的旨趣和價值。 本書既是哲學教學與研究的一線工作者的探索成果,也是作者學習哲學先賢及其經典的案例展示。因此,它不僅具有哲學研究的意義,也對哲學愛好者和廣大師生有參考價值。
智慧之門-哲學思想十一講 目錄
哲學的起源003
一、哲學起源的對話004
二、哲學起源的觀點007
三、哲學起源的深層反思010
四、哲學類型及其起源012
五、哲學史上的里程碑:老子014
思想史和哲學史018
一、思想史和哲學史的對話與問答018
二、思想史和哲學史的概念解析019
三、對思想史和哲學史性質的反思021
四、對思想史研究及其范式的思考024
五、對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簡要說明026 上篇 哲學的起源003 一、哲學起源的對話004 二、哲學起源的觀點007 三、哲學起源的深層反思010 四、哲學類型及其起源012 五、哲學史上的里程碑:老子014 思想史和哲學史018 一、思想史和哲學史的對話與問答018 二、思想史和哲學史的概念解析019 三、對思想史和哲學史性質的反思021 四、對思想史研究及其范式的思考024 五、對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簡要說明026 六、思想史與哲學史的關聯和差別027 七、中國學術傳統的承繼問題淺解032 八、西方學術思想的傳承概說036 九、哲學史上的里程碑:孔子040 歷史哲學043 一、關于歷史哲學的對話和問答043 二、關于歷史哲學的概念詮釋045 三、黑格爾的歷史哲學046 四、馬克思的歷史哲學048 五、解釋學歷史哲學053 六、歷史哲學視野中的歷史058 七、歷史哲學研究的意義061 八、哲學史上的里程碑:柏拉圖063 哲學的定義和特質070 一、關于哲學概念的對話070 二、關于哲學的定義和概念的解說071 三、哲學家們對哲學的解說073 四、作為認識論的哲學075 五、哲學與世界的關聯性077 六、哲學特質的詮釋081 七、哲學史上的里程碑:亞里士多德087 形而上學094 一、關于形而上學的對話和問答094 二、關于形而上學的詞源學解說097 三、亞里士多德的“**哲學”:形而上學098 四、形而上學與辯證法100 五、形而上學研究的主題102 六、形而上學研究的方法104 七、形而上學的主要內容105 八、形而上學和哲學本體論107 九、哲學史上的里程碑:墨子113
智慧之門-哲學思想十一講 節選
古希臘著名的哲人蘇格拉底說過,不經過反思的生活不值得活;亞里士多德也認為,生命的意義不在于生存,而在于發展自我的能力;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哲學家們總是對宇宙、人生、社會有著不同于常人的看法。蘇格拉底為了真正的智慧和正義而獻身,他以身赴死的態度和他對于生活的理解,表明哲學家是以不同常人的方式看待生命的意義的。可見,哲學的一個目標是幫助人們確立生活的理由和根據。本書的目標即是以一種簡明的方式觀照哲學的歷史,反思哲學問題,提供關于生活、生命、生態的智慧或體悟原則。
智慧之門-哲學思想十一講 作者簡介
倪鋼(1965.12-),男,理學學士、哲學博士,現為廣東工業大學政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管理學、哲學、文化學,歷任哲學、管理學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一直在大學從事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從事管理學、哲學、馬克思主義等領域的學術研究工作,擔任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學會的理事。畢業于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C)從事雙語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一年。歷任沈陽師范大學、寧波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校哲學、管理學、馬克思主義學科的教授,同時兼任管理工作職務,多次擔任系副主任、主任、副部長、副院長等職。為博士、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課20多門,曾多次被大學生評為喜愛的老師。近十年來,在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各類論文4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和譯著6部,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十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優秀成果獎等獎項多個。在長期的教育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中,始終以“傳播文明、報效祖國、探索創新、博愛育才”的理念為引導,嘗試將哲學的觀念和方法運用于教學和研究工作之中。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