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四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083661
- 條形碼:9787313083661 ; 978-7-313-0836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四卷 本書特色
徐家良編著的《中國第三部門研究》將搭建第三部門研究成果的交流平臺,只有堅持和倡導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用數據和材料說話,了解和熟悉前人理論,才能更好地解釋現有的第三部門現象,對第三部門理論進行創(chuàng)新。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4卷)》可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四卷 內容簡介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4卷)》為第三部門研究的專題文集,收錄主題論文6篇,書評1篇,訪談錄2篇,域外見聞1篇。本卷內容涉及臺灣社區(qū)社會資本與協力治理、臺灣社會企業(yè)、日本npo與政府合作關系、科技社團的互益性與社會責任、行業(yè)協會效率考核、大學生領導力培訓教育研究等;書評部分對《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一書進行評述;訪談錄記錄了媒體人與環(huán)保組織的關系以及公益組織的使命與愿景;域外見聞介紹了美國雪城大學麥克斯維爾學院國際非營利研究中心的情況。
中國第三部門研究:第四卷 目錄
主題論文
非營利組織推動社區(qū)產業(yè)發(fā)展之社會資
本與協力治理:以阿里山有機部落為例
社區(qū)基礎企業(yè)的臺灣案例:桃米社區(qū)的發(fā)展研究
日本npo與政府的合作伙伴關系:一個初步研究
科技社團的互益性與社會責任
基于治理結構理論的行業(yè)協會績效考核探討:
以上海市生物醫(yī)藥行業(yè)協會為個案
非營利組織之大學生領導力培訓教育研究
書 評
非營利組織的理論探索:在臺灣尋找世界
——評《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訪談錄
讓媒體帶動環(huán)保公益,讓公益大眾化
——訪民間環(huán)保組織綠家園志愿者召集人汪永晨
公益組織的使命與愿景
——訪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聯合創(chuàng)始人黃如方
域外見聞
淺談美國雪城大學麥克斯維爾學院國際非營利研究中心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