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服裝美術·朱鈺敏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901415
- 條形碼:9787566901415 ; 978-7-5669-014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服裝美術·朱鈺敏圖文集 本書特色
《服飾美術(朱鈺敏圖文集)》作者(朱鈺敏)集中整理身邊留存的各類畫作和文稿,大體按其代表性、獨特點、年份感、教學法和讀者群進行初選,繼而依據服裝與裝飾作主線、藝術與學術相交融的基本思路,篩選確定100幅畫(時間跨度1950-1993)和10篇 文章(時間跨度1979-2007),梳理成6個篇章。內容包括服裝造型設計與服裝畫風、織物圖案設計與圖案基礎、多樣化的寫生(速寫)和素材積累等。
服裝美術·朱鈺敏圖文集 內容簡介
《服飾美術·朱鈺敏圖文集》作者(朱鈺敏)集中整理身邊留存的各類畫作和文稿,大體按其代表性、獨特點、年份感、教學法和讀者群進行初選,繼而依據服裝與裝飾作主線、藝術與學術相交融的基本思路,篩選確定100幅畫(時間跨度1950-1993)和10篇 文章(時間跨度1979-2007),梳理成6個篇章。內容包括服裝造型設計與服裝畫風、織物圖案設計與圖案基礎、多樣化的寫生(速寫)和素材積累等。
服裝美術·朱鈺敏圖文集 目錄
**篇 服裝造型設計與服裝畫風
圖1-1 “文華情結”新款(1987)
圖1-2 奢華型共性感禮裝(1993)
圖1-3 江南水鄉鑲拼裝(1989)
圖1-4 西南鄉土味組合裝之一:黑黃灰(1986)
圖1-5 西南鄉土味組合裝之二:白紅藍(1986)
圖1-6 西南鄉土味組合裝之三:紅黃藍(1986)
圖1-7 “穿越時空”組合靈感(1991)
圖1-8 材質對比透視套裝(1984)
圖1-9 針織廠來料設計一組(1984)
圖1-10 聳肩寬臀休閑組合裝(1985)
圖1-11 日常休閑同料套裝(1987)
圖1-12 20世紀30年代懷舊風連衣裙(1986)
圖1-13 中年婦女著裝兩款(1985)
圖1-14 綴泡釘鑲拼裝(1987)
圖1-15 中國風舞蹈服裝(1986)
圖1-16 女童裙配手袋造型(1956)
圖1-17 莫斯科風行布拉吉(1956)
圖1-18 實用生活女裝2款(1985)
圖1-19 a字型連帽夾大衣(1986)
圖1-20 民族味拷扣中長款披肩(1983)
圖1-21 融合建筑元素的服裝造型(1982)
圖1-22 文藝復興主題的舞臺服裝(1982)
圖1-23 異域風情新演繹(1986)
第二篇 織物圖案設計與圖案基礎
圖2-1 織物圖案“云霧山景”(1959)
圖2-2 “云霧山景”服飾效果示意圖(1959)
圖2-3 絲綢印花圖案“彩條新潮”(1959)
圖2-4 絲綢印花圖案“黑森林”(1958)
圖2-5 織物印花圖案“幾何游戲”(1981)
圖2-6 印花圖案“滿地花朵”(1981)
圖2-7 印花圖案“單套色大簇花”(1986)
圖2-8 黑白花卉圖案4幅(1978)
圖2-9 圓形圖案“雀之靈動”(1986)
圖2-10 方形圖案“孔雀開屏”(1978)
圖2-11 j乙童圍胸圖案“中國藍印”(1956)
圖2-12 包袋印花圖案“波蘭剪紙”(1957)
圖2-13 方形圖案一組(1978-1979)
圖2-14 “57莫斯科世青節”主題設計(1956)
圖2-15 招貼圖案“'中國旅游”(1973)
圖2-16 建筑初步·圖形練習(1952)
圖2-17 建筑初步·線條練習(1952)
第三篇 多樣化的寫生(速寫)和素材積累
圖3-1 站立人體素描(1955)
圖3-2 背影(1957)
圖3-3 人體毛筆速寫技法探索一組(1958)
圖3-4 模特走臺模擬(1958)
圖3-5 高爾基石膏像(1950)
圖3-6 女大學生頭像(1957)
圖3-7 俄羅斯婦女頭像(1956)
圖3-8 自畫像(1962)
圖3-9 傣族小姑娘(1980)
圖3-10 走親戚的邊寨村婦(1980)
圖3-11 滑雪裝扮的姑娘(1956)
圖3-12 室內景紗裙女(1957)
圖3-13 海外民博館展示的服飾(1958)
圖3-14 館藏納西族服飾(1984)
圖3-15 館藏花腰傣服飾(1984)
圖3-16 館藏基諾族服飾(1984)
圖3-17 火塘旁的女知青(1980)
圖3-18 中緬邊村男青年(1980)
圖3-19 圍大頭巾的傣婦(1980)
圖3-20 德宏邊村景色繽紛一組(1980)
圖3-21 二樓窗外大樹和俄式木屋(1956)
圖3-22 花卉彩繪一組(1958)
圖3-23 鋼筆花卉·繪畫性寫生(1979)
圖3-24 鋼筆花卉·圖案性寫生(1979)
第四篇 設計與純美術小創作互動
圖4-1 民族姐妹倆(1 993)
圖4-2 安寧的心靈(1993)
圖4-3 過分裝扮的愛4g-k-(1993)
圖4-4 追隨蒙德里安風尚女(1986)
圖4-5 歡送工農兵上大學(1972)
第五篇 有關服飾的著文
服裝辭條釋文100選(1995-2007)
服裝系列設計的再研究(1993)
試論中國傳統服裝的設計特色(1992)
上海時裝設計思想(1984)
怎樣根據面料來設計時裝(1992)
訪問歸來談服潮(1992)
蘇聯早期的服裝設計師拉瑪諾娃(1990)
花卉鋼筆畫筆談(1979)
第六篇 有關服飾的譯文(俄譯中)
西方20世紀60-80年代時裝述評(1983)
服裝流行趨勢研究(1987)
附 錄: 作者發表過的其他文章
服裝美術·朱鈺敏圖文集 作者簡介
朱鈺敏,1934年生于蘇州,1945年起私立晏成中學(蘇州市三中前身)六年,課余習畫,1952年天津大學土建系房屋建筑學專業一年,1953年北京俄專留蘇預備部培訓一年,1954年起前蘇聯莫斯科紡織學院應用美術系織物藝術設計專業五年半,攻讀工藝美術師資格(相當于碩士學位),前三年打基礎,機織、針織、印花和服裝通學,后兩年半主修織物印花圖案設計。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畢業回國,紡織部派往上海對口廠勞動見習。l961年起蘇州絲綢工學院(現蘇州大學)工作二十年,參與開辦美術新專業,編教材,授印花設計課和部分基礎課,帶畢業設計,職稱講師(1979),兼工美室副主任、系黨總支副書記。1981年起上海紡織工業專科學校工作六年,書面建議并實際參與服裝新專業籌建,編大綱、教材,授專業課,帶采風實習,職稱副教授(1986),兼美術學科主任。兼任上海市服飾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特約圖片編輯。1987年起中國紡織大學(現名東華大學)工作八年(期間出國訪問進修八個月),開設服裝造型設計、服裝畫技法和采風實習,帶畢業設計,職稱教授(1993),碩士生導師,兼工藝美術系主任。兼任上海市服裝行業協會技術顧問或專家委員,紡織部服裝與紡織品設計高中級職務評委會委員,上海市長寧區科技專家組成員。1995年退休,受聘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校授服裝設計、圖案基礎課程,學術研究、專業咨詢多年。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