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大都市區空間結構與可持續交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36612
- 條形碼:9787112136612 ; 978-7-112-1366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都市區空間結構與可持續交通 內容簡介
黃昭雄專著的《大都市區空間結構與可持續交通》是從空間結構的視角來研究交通的可持續發展,將宏觀層面的空間增長與中觀層面的規劃建設活動結合起來,從居住地點和活動地點的基本關系,來評價規劃實踐和探討改進策略。大都市區社會經濟空間發展和交通模式之間的整體關系,以及區域性住房開發對于居民遷居、就業、購物等活動和出行特征的影響,可為新區建設、舊城更新、住房建設等提供參考,對其他類型的城市規劃、交通規劃、城市設計編制和政策制定有借鑒意義。
大都市區空間結構與可持續交通 目錄
**章 緒論 一、選題背景與問題 二、相關概念辨析 1.大都市區與大都市區化 2.空間結構 3.可持續交通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數據來源 4.研究內容 第二章 基礎理論與相關研究綜述 一、基礎理論 1.級差地租理論 2.生態區位論 3.互換理論 二、空間結構與交通模式 1.空間要素與居民出行的關系 2.交通方式與空間形態 三、空間規劃理論與可持續交通 1.與可持續交通有關的規劃理論 2.影響可持續交通的政策機制 四、現代城市規劃理論與交通模式 1.田園城市理論 2.光輝城市理論 3.有機疏散理論 五、相關研究綜述 第三章 大都市區發展與交通問題 一、社會經濟與空間的大都市區化進程 1.產業與經濟 2.人口與就業 3.空間結構 二、機動化進程與居民機動性特征 1.機動化進程 2.居民機動性特征 三、可持續交通面臨的難題 1.交通供需關系
大都市區空間結構與可持續交通 作者簡介
黃昭雄,籍貫廣東揭陽,1996~2009年在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設計與理論專業完成學士、碩士、博士學習,碩導為朱錫金教授,博導為潘海嘯教授。2004~2008年博士學習以交通與空間研究為主,期間負責《韶關交通規劃》、《杭州錢江新城核心區規劃研究》等項目,負責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同濟大學合作課題《上海近郊區居民出行研究》,作為主要人員參與的《2010上海世博會交通需求》獲得上海科學技術獎三等獎。負責組織法國動態基金會與同濟大學合作的“建筑行動起來——城市交通空間創新設計全球巡回展覽、“SUSTAINABLE CITY AROUND NEW URBAN MOBlLlTY”等活動。2004~2005年在《城市規劃學刊》擔任專欄編輯,在《國際城市規劃》、《理想空間》、《上海城市規劃》等刊物發表文章,參與由王雅娟副教授負責的、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的《規劃引介》的編譯。 2008年至今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從事規劃設計工作,其中作為主要人員參與上海、浦東、四川綿陽、濟南小清河新區等空間發展戰略,負責浙江紹興濱海新城、江蘇啟東沿海等戰略規劃,負責株洲楓溪生態城、株洲荷塘區商貿城等控規及城市設計。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