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論文卷-文化遺產.思行文叢-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845110
- 條形碼:9787561845110 ; 978-7-5618-451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文卷-文化遺產.思行文叢-一 本書特色
單霽翔所著的《文化遺產思行文叢(論文卷1)》從單霽翔10年來扎實的500余次調研、500余次講話、500余萬字的原始素材中遴選出來的精華,分為論文、報告、演講、訪談等類別。夯實文物工作的“四個樁”,即文物法制建設、摸清文物家底、文物人才培養、文物安全保障,不斷拓寬文化遺產保護的含義和范圍,科學地概括出“工業遺產、鄉土建筑、20世紀遺產、文化線路、文化景觀、遺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的文物概念,并及時進行了搶救性保護,使文物保護工作進入更廣闊、更深邃的領域。
論文卷-文化遺產.思行文叢-一 內容簡介
過去的10年,是中國文化遺產事業面臨考驗的10年。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城市建設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展開,文化遺產保護處于*危險、*緊迫、*關鍵的歷史階段。面對一片片歷史街區被夷為平地,一幢幢文物建筑被強行拆除、一座座古代墓葬被野蠻盜掘、一處處考古遺址被蠶食侵占,文物工作者心如刀絞。 過去的10年,是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科學發展的10年。全國文物系統始終堅持文物工作方針,將文物法制建設、摸清文物家底、文物人才培養、文物安全保障,確定為重點抓好的四項基礎工作,看作是給文物工作釘上的“四個樁”,不斷努力加以夯實,為文化遺產事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奠定牢固的基礎。 《文化遺產·思行文叢:論文卷(1)》僅僅是筆者在國家文物局工作的總結,是在近十年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思考與行動的真實寫照,是心靈隨筆、情感記錄與親身經歷。
論文卷-文化遺產.思行文叢-一 目錄
論文卷-文化遺產.思行文叢-一 作者簡介
單霽翔,1954年7月出生,1980-1984年赴日本留學,從事關于歷史性城市保護規劃研究-回國后歷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為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畢業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師從兩院院士吳良鏞教授,獲工學博士學位被聘為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3月,獲美國規劃協會“規劃事業杰出人物獎”、出版《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文化建設》、《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等多部專著,并發表數十篇學術論文。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