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20663
- 條形碼:9787509620663 ; 978-7-5096-206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研究 本書特色
《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研究》首先厘清對沖基金的性質、定義與主要功能。在分析對沖基金行業近年發展變化和比較主要國家與地區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的基礎上,提出動態演進三棱錐模式,指出對沖基金監管法律制度堅持對秩序、效率和公平三大價值目標的動態平衡把握,引導形成多元治理結構,推進監管協調與合作。設計復合型可調整監管模式。《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研究》指出,我國應當借鑒國際經驗,結合自身市場發育狀況和特點,完善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構建多元化的對沖基金產品與監管法律制度體系。
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研究 內容簡介
對沖基金作為一種投資組織模式的創新,1949年出現于美國。私募發行、投資者以高凈值的富有個人為主體、管理資產規模相對較小是其豁免監管登記和適用直接監管措施的主要理由。近十年來,對沖基金規模和市場影響迅速擴大,產品結構日益多元化,投資者結構逐,步零售化,這既是行業競爭力和靈活性的體現,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也對現有監管模式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戰。盡管主要司法轄區相繼確立對沖基金合法運作的法律模式與規則,但各國立法出發點差異明顯,缺乏制度化的監管協調與合作,而美國維持管理人豁免登記地位使全球監管網存在重大漏洞,因此,現行監管法律制度無法同時實
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研究 目錄
**節 對沖基金概念與法律特征
一、對沖基金概念評析
二、對沖基金法律特征
第二節 對沖基金發展對金融監管的影響
一、對沖基金行業的*新發展
二、對沖基金競爭優勢分析
三、對沖基金對金融監管目標實現的影響
第三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與評析
一、國外對沖基金監管研究綜述
二、國內對沖基金監管研究綜述
三、對現有研究成果的評析
第四節 本書研究簡介
一、本書選題目的
二、本書研究方法
對沖基金監管制度研究 作者簡介
王剛,1976年3月生,天津市人。1998年畢業于南開大學金融系,獲經濟學、法學雙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商學院金融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7~2008年受國家留學基金資助,赴美國奧本大學訪問留學一年。副研究員、高級經濟師、注冊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中國注冊會計師、注冊資產評估師、中國律師資格。曾先后就職于天津銀行總行稽核部、資產保全中心。2009~2010年在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任教。并在天津市河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掛職任副主任(副處級)。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動站、中國銀監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聯合培養博士后,就職于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宏觀審慎政策處。出版專著《后危機時代的金融監管研究》,先后在《國際金融研究》、《上海金融》、《審計與經濟研究》、《涉外稅務》、《現代財經》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文章數十篇,主持制定天津市河東區金融服務業“十二五”規劃,主持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第49批面上資助項目《后危機時代的對沖基金監管政策框架研究——基于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整合視角的思考》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第5批特別資助項目《中國宏觀審慎監管政策框架研究》。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