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08555
- 條形碼:9787550408555 ; 978-7-5504-085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 本書特色
李建軍編著的《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圍繞經濟開放的地方財政收支效應這個主題,從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規模及結構、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效率、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平衡等方面,就我國經濟開放對地方財政的影響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實證考察。全書共分七章,內容包括導論、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入、經濟開放與稅收征管效率、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支出。
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 內容簡介
《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圍繞經濟開放的地方財政收支效應這個主題,從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規模及結構、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效率、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平衡等方面,就我國經濟開放對地方財政的影響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實證考察。全書共分七章。**章導論,介紹《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的研究背景、對象、方法及思路和框架,簡要回顧相關研究文獻。第二章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入,構造地方財政收入規模和結構反應函數,實證研究經濟開放對地方財政收入規模及收入內部相對結構變化的作用。第三章經濟開放與稅收征管效率,構建稅收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利用SFA方法對稅收征管效率進行評估,并檢驗經濟開放對征管效率的影響。第四章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支出,構建地方財政支出的空間動態面板模型,利用GMM估計方法,實證研究經濟開放的地方財政支出效應,對經濟開放的“效率假說”和“補償假說”進行檢驗。第五章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支出效率,基于財政支出效率變動的資源配置效率、公共部門生產效率和外部環境效率,根據馬斯格雷夫的財政職能劃分方法,分別實證考察經濟開放對地方財政支出公共品供給效率、公平收入分配的效率和促進經濟增長的效率之影響。第六章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非平衡,分別運用省際面板數據模型和時間序列數據協整、VEc模型,實證分析經濟開放對地方財政自身不平衡和橫向不平衡的影響。第七章,研究結論與展望。《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的研究意味著,在當今開放的世界中,應在堅持開放的前提下,創造讓經濟開放積極效應*大化、消極效應*小化的制度條件。在引外資、促外貿的過程中,要依照我國法律法規、遵循國際慣例、有利于經濟社會進步原則,消除對外資的各種顯性和隱性的超國民待遇;同時,各地經濟開放應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并逐步均衡地區間的開放水平。改革地方官員的績效考評機制、改變地方政府競爭標尺,增強預算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和透明性,完善財政稅收分權、轉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區間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為增強經濟開放對地方財政的積極效應、降低消極效應,提供制度和環境保障。
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 目錄
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 節選
李建軍編著的《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圍繞經濟開放的地方財政收支效應這個主題,從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規模及結構、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效率、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平衡等方面,就我國經濟開放對地方財政的影響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實證考察。全書共分七章,內容包括導論、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入、經濟開放與稅收征管效率、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支出。
經濟開放與地方財政收支研究 作者簡介
李建軍,1979年生,河南澠池人,經濟學博士,西南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公共經濟理論與政策。
近年來,在《統計研究》、《財貿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南開經濟研究》、《財政研究》、《公共管理學報》、《中國經濟問題》、《武漢大學學報(社科版)》,《國際貿易問題》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合作出版專著一部(《“省管縣”財政改革與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市級、校級課題多項,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中國稅收征管效率實證研究”編號10CJY066)。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