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風雨報曉:中國近代文學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886469
- 條形碼:9787543886469 ; 978-7-5438-864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雨報曉:中國近代文學故事 本書特色
《風雨報曉——黎明前吶喊(中國近代文學故事)》由范中華編著,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開一代新風的龔自珍;慷慨高歌三元里抗英;金門島上的愛國詩人;俞萬春與《蕩寇志》;吳趼人的小說創作;國學大師學者王國維;令人難忘的《新世說》;辛亥革命烈士的絕命詩等。
風雨報曉:中國近代文學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開一代新風的龔自珍;慷慨高歌三元里抗英;金門島上的愛國詩人;俞萬春與《蕩寇志》等。
風雨報曉:中國近代文學故事 目錄
慷慨高歌三元里抗英
金門島上的愛國詩人
俞萬春與《蕩寇志》
林則徐革職后的“西行詩”
《海國圖志》:魏源風雷壯天顏
梅曾亮游小盤谷
蒙古族史詩《青史演義》
梁廷楠的《藤花亭曲話》
文康的《兒女英雄傳》
魏秀仁的《花月痕》
林昌彝的《射鷹樓詩話》
洪秀全的《述志》和《定乾坤》
洪仁玗的《四十千秋自詠》
太平天國留下的傳說故事
中興之臣曾國藩的傳世《家書》
滿族女詩人顧太清
閏中才女、佼佼詞家吳藻
《空山夢》與古劇創新
俠義小說《三俠五義》
漠南作家尹湛納希
樊增祥與《彩云曲》
“人境廬主人”黃遵憲
秦腔名劇《秦香蓮》
壯族詩人黃煥中
王間運嗟嘆圓明園
近代四大詞人之首王鵬運
義軍首領董福祥與西北秦腔
近代翻譯家林紓與“林譯小說”
嚴復的《天演論》譯著與詩文
文壇獨行俠:文廷式
著名詞人朱祖謀
況周頤與《蕙風詞話》
康有為的《大同書》
譚嗣同與六君子就義
自劾罷官的滿族詩人寶廷
“六君子之冠冕”劉光第
狂放的劉鶚與《老殘游記》
會唱人間神曲的藝人白妞
李寶嘉與《官場現形記》
譴責崇洋媚外的《文明小史》
丑態畢現的文制臺見洋人
反美歌謠的廣泛流傳
“詩界革命的巨子”丘逢甲
吳趼人的小說創作
憂患余生的《鄰女語》
羽衣女士的《東歐女豪杰》
《苦社會》中的旅美華工
《女子權》:女性解放的呼聲
過來人現身說《海上花列傳》
女俠秋瑾的悲壯詩篇
鄒容:“革命軍中馬前卒”
情僧蘇曼殊與創譯的《慘世界》
國學大師學者王國維
國粹大師:伶圣汪笑儂
成兆才創作的評劇劇目
曲學泰斗吳梅
《孽海花》的原型賽金花
壯士陳天華蹈海酬國
南社靈魂詩人柳亞子
令人難忘的《新世說》
慷慨赴義的獄中詩人寧調元
江蘇詩界革命大纛:金天羽
民國豪放才女:呂碧城
關中美髯公:于右任
黃世仲的《洪秀全演義》
張元濟與《東方雜志》
辛亥革命烈士的絕命詩
志士林覺民的《與妻書》
言情作家徐枕亞和周瘦鵑
題材新穎的《胡雪巖外傳》
孫仁玉的秦腔短劇
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的詩文
風雨報曉:中國近代文學故事 節選
龔自珍(1792—1841年)是我國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學家,是近代文學史上首開風氣的人物。 龔自珍,字爾玉,又字璱人;更名易簡,字伯定;又更名鞏詐,號定庵,又號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家中世代為官且治文,繼祖、先祖、外祖、父、母、胞妹等,均有著作。外祖父段玉裁,是清代*杰出的語言文字學家之一。 開創了一代新風的龔自珍,幼年受到了良好的家教。尤其是他母親段馴,是著名文字學家段玉裁的女兒,大家閨秀,識文斷宇,非常重視對兒子進行啟蒙教育。比如當她發現兒子的保姆金媽教自珍吹笛子時,便非常生氣,認為這對兒子的教育不利,作為仕宦之家的后代,應該接受*正統的啟蒙教育和科舉教育,于是趕走了金媽,決定親自教兒子,每天都要教幾個時辰。 她像一個嚴格而又細心的家庭教師那樣,為教與學雙方都擬定了計劃。開始,她教兒子背詩認字,后來還發揮自己的知識優勢,講了日月水火天地之類常用字的原始來歷,尤其是象形字的講解,引起了幼年自珍極大的興趣。同時,她還常為兒子講授《三字經》里的典故,用生動的故事,如“蘇武牧羊”、“鐵杵磨針”、“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來講一些關于怎樣做人、怎樣學習的道理。當兒子的理解力有明顯增長時,段馴便開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講解詩詞格律,引導兒子去注意詩詞的韻腳和屬對以及修辭手法等,漸漸使兒子體會了“詩詞”的奧秘,在詩美的引誘下去更多地接觸詩詞。 為了擴大幼年自珍的閱讀范圍,段馴從蘇州娘家帶來的一些詩集中選取了一些詩歌讓兒子熟讀。其中有顧炎武、吳偉業、屈大均等人的詩。特別是吳偉業的詩,深為自珍所喜愛。有時吃飯時,他手里還拿著吳偉業的詩集,有空就讀上幾句。 飽含母愛而又循循善誘的啟蒙教育,使幼年自珍相當輕松地學到了許多知識。尤其是有關詩歌的家教,成為他后來向詩歌發展并多有創作的重要基礎。當然,段馴I更想把兒子引向那個時代讀書人的“大路”——讀書做官之路上去。除了自己對兒子講其爺爺如何考上進士、父親如何考上進士、你將來也能考上進士之類的話之外,她還托人請了嚴州府建德縣秀才宋瑤為家塾先生,專門教自珍讀那些科舉能派上用場的書,如《四書》、《五經》之類,自珍也能學得進去。其父龔麗正偶或從京城返回杭州家中,當然少不了檢查一下兒子的學業,無論滿意與否,也都少不了這樣一通庭訓:“龔家乃書香門第,仕宦之家。汝當抓緊讀書,安心學業,考取了功名,方不辱門楣!”年少的自珍望著來自京城的大官模樣的父親,只有唯唯而已。 龔自珍早年從外祖父學文字學,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在詩歌、散文、經學、小學、金石文字、天文、地理,以至釋道典籍、科學掌故等方面,廣泛涉獵。十三歲時,著文《知覺辨》,“是文集之托始”。 自珍年少時的家教是比較成功的,即使他在科舉路上一直走到了進士及第,也未戕害其天性個性,使他仍能有活潑的思想、豐富的感情,寫出了許多風格靈動、意深味美的詩文。 二十一歲,外祖父段玉裁為其詞集作序,贊其“治經史之作,風發云逝,有不可一世之概”。二十三歲,作《明良論》四篇。段玉裁說:“吾且耄,猶見此才而死,吾不恨矣!”龔自珍青年時期就有經世之志。二十五歲前寫下的《明良論》、《乙丙之際著議》、《尊隱》、《平均篇》等文,鋒芒畢露,直刺黑暗腐朽的封建王朝。二十七歲,中舉人,詩文受盛評。二十八歲時,和魏源一道在北京從今文經學家劉逢祿學《公羊學》,以微言大義抒發對時政的看法,因此更堅定了他經世致用、改革社會的信念。二十九歲,任內閣中書,作《東南罷番舶議》、《西域置行省議》,指出當時社會已存在嚴重危機:“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支明,奚暇問年歲?”他一直存在著這種危機感,到鴉片戰爭爆發,“英夷”果然叩關而入。由于龔自珍言行不合于統治階級的要求,他在功名仕宦的道路上頗不得意。二十八歲到三十八歲十年間,經過六次會試才考中進士。考中進士,廷試對策,大致祖法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書》。到朝考時,在《安邊綏遠疏》中,陳述南路北路利弊,及安撫策略,洋洋灑灑,直陳無隱。龔自珍只做過內閣中書、禮部主事等小京官。十余年冷署閑曹,志業難伸,俸祿微薄,口腹難繼。但他并沒有隨俗浮沉,茍且偷安,而是著眼于“天地東西南北”之學,致力于朝章國故和邊疆史地的研究。他這時所寫的詩文,議論透辟,謀慮深遠,切中時弊。由于他在禁煙運動中支持了以林則徐為首的禁煙派,遭到了官僚大地主頑固派的排斥,四十八歲便辭官南歸。這一年,他寫下了帶有自傳性質的《己亥雜詩》三百一十五首。兩年后,客死于丹陽書院。 龔自珍是我國近代文學史上開一代詩風的杰出詩人。他繼承了我國積極浪漫主義的優良傳統,“繼往開來,自成一家”。 現存詩分編年詩和《己亥雜詩》兩大部分,編年詩共二百九十首,形式多樣,以絕句體和歌行體*多;《己亥雜詩》基本上是七言絕句,共三百一十五首。 道光十九年農歷四月二十三日,龔自珍輕裝簡從,只身出都南歸。七月初九到達杭州。這次南北旅程上下八九個月,途經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己亥雜詩》就是在這期間陸續寫成的。 ……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