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08635
- 條形碼:9787516108635 ; 978-7-5161-086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 本書特色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作者羅文敏)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注重文本細讀,一方面對一些引起疑惑與分歧的問題作確證式研究,另一方面對一些前人較少涉及的問題進行深化,全書分為戰將關系;20世紀之前的批評;《哈姆雷特》中的鏡像與指向等內容。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 內容簡介
《伊利亞特》、《哈姆雷特》、《簡·愛》、《紅與黑》、《巴黎圣母院》、《包法利夫人》是在西方文壇影響非常深遠的六部經典敘事作品,中外學者對這些經典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很多重要問題上留下了大量的疑惑與分歧。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注重文本細讀,-方面對一些引起疑惑與分歧的問題作確證式研究,另一方面對一些前人較少涉及的問題進行深化。作者在回答……些長期困擾研究者的老問題的同時,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問題,對更好地理解這些經典具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敘議結合,深入淺出,可以幫助讀者深刻領略原著的不朽藝術魅力。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 目錄
**部分 《伊利亞特》
**章 神話一史詩
**節 生存環境:海洋與陸地
第二節 敘述對象:從神話到史詩
第三節 史詩世界:共通中的差異
第二章 人神兩界:英雄在場
**節 生存一生命
第二節 命運一神諭
第三章 人物描寫
**節 貌丑二人胡言
第二節 兩對弟兄的對比
第三節 阿基琉斯的惡狠與微笑
第四章 戰將關系
**節 阿基琉斯與赫克托耳
第二節 反駁帕一阿“同性戀”之論
第五章 關于神祗
**節 神祗幻取其他形貌
第二節 神物與神力
第六章 關于死亡
**節 命限與死亡
第二節 痛苦與凈身
第三節 吃喝與死葬
第七章 群體活動
**節 高呼與陣戰
第二節 餐飲與祭神
第八章 數字與職業
**節 數字
第二節 職業
第九章 話語和推理
**節 人生感慨
第二節 帕特羅克洛斯“搶”戰
第十章 疑惑重重
**節 矛盾與裂縫
第二節 分歧與化歸
第三節 思考與疑問
第二部分 《哈姆雷特》
第十一章 20世紀之前的批評
**節 “哈評”基本情況
第二節 19世紀“性格批評”
第三節 19世紀末其他批評
……
第三部分 《簡·愛》
第四部分 《紅與黑》
第五部分 《巴黎圣母院》
第六部分 《包法利夫人》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 節選
*后,史詩兼具了這樣兩種文學體裁的優點。 從神話到早期史詩,這是人類早期宇宙觀與世界觀的雛形時期。第三節 史詩世界:共通中的差異。 一共通:滓然之世 《格薩爾》與《伊利亞特》對世界之初的描述中,體現出的是一個共通的認識:世之初,本混(渾)然。 (一)《格薩爾》,五濁惡世 《格薩爾》的開篇短短兩段話(文庫本1.1)至少提供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其一是強調眾生的野蠻與冥頑;其二是強調雪域戰亂紛起、民災橫生;其三,慈悲觀音祈請;其四,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宰是阿彌陀佛。 整個《格薩爾》的開頭是鋪墊敘事背景,這個背景是“話說生活在五濁惡世的野蠻眾生,罪孽深重,用因乘顯教,不能使他們解脫;就是用果乘密教,也難令他們成熟。他們心性冥頑,猶如磐石一般,不用鑿子去鑿,拿水更是難以泡軟;用今生來世的法理,不能使他們回心轉意;拿佛法戒律,也難以把他們約束”。 那時,南贍部洲大地,特別是雪域藏土境內,到處戰亂紛起,民眾 災難橫生。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看到這些情景,心中不能忍受,便向西 方極樂世界的主宰阿彌陀佛祈請道……(文庫本1.1) 對于上文所言之“五濁惡世”的理解應當是:時至劫末,人壽福德等漸變鄙惡,猶如渣滓,故名濁世。五濁指命濁、煩惱濁、眾生濁、劫濁和見濁(文庫本1.781)。而觀世音菩薩,則總集一切佛性于一體、慈悲為懷、恒常瞻念一切眾生,是隨侍如來的八菩薩之一。西方極樂世界,是指阿彌陀佛剎土。阿彌陀佛,是無量光佛、西方極樂世界的主宰。佛教提及輪回,認為眾生無始以來,一直旋轉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和畜生這六道之間,無有盡期,此之謂“輪回”。 《格薩爾》是以佛教的“渡”開始敘述的。在上述之背景下,與“渡”相關的“拯救”期待,是格薩爾這個《格薩爾》史詩的*主要人物出場的話語背景。一層層地傳遞“拯救”之力,一步步地展示層級之序。這是史詩《格薩爾》價值觀的基礎。 如果可以簡單地說,宇宙觀是對天地宇宙總的看法,世界觀是對世間萬物界總的看法,那么就可以說,在《伊利亞特》和《神譜》那個將天空、大地、海洋、冥府、塔耳塔羅斯以及神和人協同考慮的時代,古希臘人的原始意識中,將宇宙觀與世界觀進行過多區分是沒有必要的。 如前所述,《格薩爾》形成于公元12世紀之后,當時佛教已經系統傳人并被藏民族普遍信仰,所以《格薩爾》是在宗教氛圍極其濃厚的環境中生成的。相比于《伊利亞特》形成時萬物有神論的自然崇拜背景,《格薩爾》處于堅定的佛教信仰體系中,有著明確的信仰系統。 ……
疑惑與分歧-西方六部文學經典重釋 作者簡介
羅文敏,男,漢族,1972年生,甘肅寧縣人,文學博士,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比較文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所博士后。曾教授外國文學、西方古代文學專題、西方文論等課程。主要研究西方文學與文論、民間文藝學。已出版著作兩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3篇(其中《外國文學評論》等CSSCI核心版刊物9篇),被人大復印資料收錄1篇。曾參與或主持省部級等項目5項,獲省部級等社科成果獎3項,其他獲獎若干。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4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