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章發動機總論1
**節發動機總體構造1
一、發動機組成1
二、發動機的分類2
三、發動機編號規則3
四、國產汽車產品型號編制規則3
第二節汽車行駛基本原理4
一、驅動條件4
二、附著條件5
第三節發動機基本術語及工作原理5
一、發動機基本術語5
二、四沖程發動機工作原理7
第二章機體組及曲柄連桿機構13
**節曲柄連桿機構中的作用力及力矩13
第二節機體組構造15
一、氣缸體15
二、氣缸蓋20
三、氣缸墊23
四、油底殼24
五、發動機的支承24
第三節曲柄連桿機構25
一、活塞組26
二、連桿組34
三、曲軸飛輪組36
四、平衡機構44
第四節機體組及曲柄連桿機構拆裝檢修45
一、技術數據45
二、拆解和安裝發動機46
三、氣缸體和氣缸蓋檢修70
第五節曲柄連桿機構的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77
一、點火敲擊聲77
二、活塞敲缸響77
三、拉缸聲78
四、連桿軸承(瓦)響79
目錄新型汽車直噴發動機拆裝與故障檢修五、主軸承響79
六、活塞環漏氣響80
七、活塞銷響80
八、燒瓦81
九、活塞環防裝反81
十、雙質量飛輪異響82
第三章配氣機構83
**節概述83
一、配氣機構的功用與組成83
二、配氣機構的分類83
三、配氣機構的工作原理86
四、配氣相位86
五、可變配氣相位原理88
第二節氣門組90
一、氣門90
二、氣門座92
三、氣門導管93
四、氣門彈簧93
第三節氣門傳動組94
一、凸輪軸94
二、液壓挺柱95
三、自動調整的滾子搖臂RSH97
四、搖臂98
第四節可變配氣機構99
一、大眾可變配氣機構99
二、豐田VVTi結構原理100
三、本田可變配氣機構105
四、可變氣缸原理116
五、電子控制氣門機構125
第五節配氣機構的拆裝與檢修126
一、配氣機構裝配126
二、本田可變機構、VCM檢修142
三、豐田汽車發動機VVTi故障診斷149
第六節配氣機構的常見故障診斷與排除150
一、氣門燒蝕151
二、氣門腳響151
三、氣門彈簧折斷151
四、氣門漏氣151
五、1缸壓縮上止點判斷152
六、凸輪調節器卡滯152
第四章直噴發動機燃油供給系153
**節概述153
一、基本術語153
二、稀薄燃燒的定義154
三、HCCI的工作原理154
第二節汽油燃料供給系的功用、組成155
一、缸內直噴發動機的燃油系統概述155
二、電動油泵及控制單元156
三、第三代燃油供給系統158
第三節高壓油泵159
一、第二代高壓油泵159
二、第三代高壓油泵160
第四節大眾直噴發動機噴油器及傳感器165
一、直噴發動機噴油器165
二、噴油器的工作過程166
三、正確拆裝噴油器167
四、正確打開高壓系統167
五、燃油高壓傳感器G247167
六、燃油壓力調節電磁閥N276169
七、燃油系統的檢修注意事項169
第五節直噴發動機可變進氣翻板、電子節氣門170
一、大眾直噴發動機可變進氣翻板170
二、大眾直噴發動新型踏板機構171
三、電子節氣門控制策略173
四、奧迪、高爾夫A614TSI電子節氣門系統174
第六節寬頻氧傳感器177
一、工作原理177
二、檢修180
第七節電子控制單元及系統概述180
一、ECU的輸入級182
二、ECU的微處理器183
三、ECU的輸出級184
四、奧迪14TSI發動機的系統組成185
第八節直噴發動機點火系統187
一、直噴發動機火花塞187
二、直噴發動機點火系統189
第九節直噴發動機燃油供給、點火系統拆裝與檢修193
一、安全措施193
二、燃油箱拆裝194
三、排空燃油箱194
四、拆卸和安裝燃油箱196
五、拆卸和安裝燃油泵197
六、拆卸和安裝燃油儲量傳感器G198
七、檢查燃油泵199
八、檢查燃油壓力199
九、拆裝發動機功率電子控制系統200
十、檢查燃油壓力傳感器G247201
十一、拆卸和安裝高壓泵202
第十節直噴發動燃油供給系統的故障排除204
一、低壓系統燃油泵的檢修204
二、缸內直噴高壓系統的檢修204
三、直噴發動機14TSI無法起動204
四、直噴發動機加速不良207
五、直噴發動機怠速抖動209
六、直噴發動機進氣翻板故障210
七、直噴發動機加速不良、怠速抖動210
八、直噴發動機加速時“放炮”異響211
九、大眾直噴發動機EPC警告燈亮212
十、直噴發動機失火215
十一、直噴發動機加速不暢216
十二、直噴發動機噴油器關閉不嚴216
第五章進排氣系統218
**節進排氣系統的功用與組成218
一、進排氣系統功用、組成218
二、進排氣系統的部件218
三、大眾、奧迪曲軸箱通風系統222
四、邁騰18TSI發動機曲軸箱通風系統224
第二節直噴發動機渦輪增壓器系統226
一、直噴發動機廢氣渦輪增壓器功用、組成226
二、直噴發動機的雙渦輪增壓系統231
第三節進排氣系統的拆裝與檢修233
一、拆卸和安裝空氣濾清器233
二、拆卸和安裝節氣門控制單元J338233
三、拆卸和安裝帶燃油分配器的進氣歧管235
四、檢測進氣歧管轉換裝置238
五、檢查雙止回閥239
六、排氣裝置拆裝240
七、拆卸和安裝廢氣渦輪增壓器243
八、檢查增壓壓力調節單元246
九、拆卸和安裝增壓空氣冷卻器247
第四節進排氣系統的故障診斷與排除249
一、渦輪增壓器故障249
二、大眾增壓壓力限制電磁閥和增壓器空氣再循環電磁閥的檢修250
三、渦輪增壓器頻繁損壞251
四、排放燈點亮251
五、三元催化轉化器(TWC)的檢測方法252
六、發動機排氣系統故障燈點亮253
七、三元催化轉化器損壞254
第六章新型共軌式電控柴油供給系統255
**節概述255
一、混合氣形成和燃燒255
二、共軌式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類型256
三、高壓共軌系統257
四、中壓共軌系統264
五、壓電式共軌系統265
第二節新型共軌式電控柴油供給系統主要附件267
一、柴油濾清器267
二、共軌267
三、調壓閥269
四、電預熱塞裝置270
第三節燃油供給系統270
一、燃油供給系統概述271
二、燃油供給系統主要部件273
第四節新型共軌式柴油電控系統275
一、電控系統組成275
二、傳感器276
第五節可變截面增壓VGT系統277
一、可變截面增壓VGT系統結構277
二、可變截面增壓VGT系統工作原理278
三、EGR系統279
第六節新型共軌式電控柴油控制策略279
一、失效控制策略279
二、電控系統控制策略280
三、發動機和整車性能的控制策略281
第七節柴油發動機排氣處理技術282
第八節新型共軌式電控柴油供給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283
一、共軌式電控柴油發動機噴油器卡滯283
二、共軌式電控柴油發動機曲軸位置傳感器損壞284
三、共軌管損壞285
第七章潤滑系287
**節概述287
一、潤滑系的功用與組成287
二、潤滑方式287
三、潤滑系的組成及油路287
第二節潤滑劑289
一、機油的功用289
二、機油的使用特性及機油添加劑289
三、機油的分類290
四、潤滑脂290
第三節潤滑系的主要部件291
一、機油泵291
二、機油濾清器296
第四節潤滑系拆裝與檢修299
一、拆卸和安裝機油粗濾器299
二、拆卸和安裝油底殼下部件300
三、拆卸和安裝機油泵302
四、拆卸和安裝油底殼上部件302
五、拆卸和安裝機油冷卻器303
六、檢測機油壓力和機油壓力開關304
七、機油濾清器更換305
第五節潤滑系的常見故障與檢修306
一、機油壓力過高306
二、機油壓力低306
三、機油消耗過多307
四、機油變質307
五、潤滑系油路清洗307
第八章冷卻系308
**節冷卻系的功用、組成及冷卻系的循環308
一、冷卻系的功用、組成308
二、冷卻系的循環水路308
第二節冷卻系的部件309
一、節溫器309
二、散熱器310
第三節直噴發動機雙節溫器循環系統310
一、增壓空氣冷卻系310
二、主冷卻系313
三、大眾轎車水泵驅動及隨動泵V50316
四、創新溫度管理系統317
第四節冷卻系的拆裝與檢修321
一、排放并添加冷卻液323
二、檢查冷卻系的密封性325
三、拆卸和安裝水泵326
第五節冷卻系常見故障326
一、冷卻液溫度過高326
二、冷卻液溫度過低327
三、冷卻液消耗過多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