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互動機制研究-來自上海的樣本溯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38694
- 條形碼:9787542638694 ; 978-7-5426-386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互動機制研究-來自上海的樣本溯源 本書特色
《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互動機制研究(來自上海的樣本溯源)》由李婧著,以金融創新法律制度為視角,將銀行置于近代上海社會變革的歷史大背景之中,通過梳理銀行金融創新的立法沿革,分別從金融體制創新法律制度、金融組織創新法律制度、金融監管創新法律制度三個方面,述評近代上海金融業創新的內容、演變;并將銀行的資本構成、產權演變,公司治理機制、分支行設置與監管等問題納入考察視野,加以分析;在與傳統金融制度、西方銀行制度比較分析后,歸納了上海金融創新法律制度的現代特征、本土變異及法律對金融創新的雙重影響。
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互動機制研究-來自上海的樣本溯源 內容簡介
無論是對于研究者還是實踐者,金融領域始終是*值得冒險的樂園。特別是對變化莫測而又風險巨大的金融創新領域而言,如何從法制的角度控制創新的風險,實現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協調發展,是一項重要的命題。
鑒于目前學界對金融創新與法律關系研究較薄弱的現狀,本書查閱、甄別、分析了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圖書館的大量史料文獻,從法律史的角度,對近代上海的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互動關系,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梳理與考察。具體而言,本書從金融體制創新法律制度、金融組織創新法律制度、金融監管創新法律制度三個動態趨勢對近代上海金融創新進行了立體展示,試圖闡釋金融創新的經濟現象與金融法的互動關系。
本書總結出若干立法與制度建設的經驗,為當今金融創新與立法改革提供有益借鑒,這是本書的現實價值追求。同時,本研究的開展對于深化法律史研究,拓展近代金融法史的研究,具有一定意義。目前從法學的角度,綜合運用經濟分析、比較分析、歷史分析等方法考察近代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的成果,尚不多見;而以較大篇幅、較長時間跨度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目前則為空白。從這個角度來說,本研究具有學術創新價值。
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互動機制研究-來自上海的樣本溯源 目錄
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互動機制研究-來自上海的樣本溯源 作者簡介
李婧 1981年生,安徽人。華東政法大學講師,法學博士。曾在《政治與法律》、《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學雜志》、《北方論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教育部青年課題、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青年課題、上海市教委課題等多項。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法史、比較金融法等。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