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tǒng)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14941
- 條形碼:9787564314941 ; 978-7-5643-1494-1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 本書特色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編著者張云勛。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一書的*大特點是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論證充分、重點突出,是一本“開卷有益”的軍事百科全書。
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軍事大國。人類社會的怪物——戰(zhàn)爭——一直伴著這個大國前進。從氏族、部落之間的沖突、碰撞到對立集團之間的砍殺、吞并,從軍事集團的對陣、沖殺到民族之間的對攻、殘殺,直至或滅亡、或投降、或勝利,都歷歷在目,驚心動魄。戰(zhàn)爭也者,各民族內部、各民族之間、各國內部、各國之間都曾發(fā)生過,都曾經(jīng)歷過,而以中國為*多,為*大。正因為如此,中國的軍事科學*發(fā)達,中國的軍事哲學*恢弘,中國的軍事辯證法*引人注目,*發(fā)人深思。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一書的*大特點是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論證充分、重點突出,是一本“開卷有益”的軍事百科全書。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軍事大國。人類社會的怪物——戰(zhàn)爭——一直伴著這個大國前進。從氏族、部落之間的沖突、碰撞到對立集團之間的砍殺、吞并,從軍事集團的對陣、沖殺到民族之間的對攻、殘殺,直至或滅亡、或投降、或勝利,都歷歷在目,驚心動魄。戰(zhàn)爭也者,各民族內部、各民族之間、各國內部、各國之間都曾發(fā)生過,都曾經(jīng)歷過,而以中國為*多,為*大。正因為如此,中國的軍事科學*發(fā)達,中國的軍事哲學*恢弘,中國的軍事辯證法*引人注目,*發(fā)人深思。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 目錄
**節(jié) 歷代軍事哲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jié) 歷代兵書的分類和歷史分期
第三節(jié) 群星燦爛的歷代兵家
第四節(jié) 學習和研究歷代兵書的意義
第五節(jié) 歷代兵書的成就和貢獻
第六節(jié) 歷代兵書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章 夏商和西周時期的軍事哲學
**節(jié) 社會概況
第二節(jié) 戰(zhàn)爭的起源和演變
第三節(jié) 古代兵書的起源和軍事哲學的萌芽
第四節(jié) 萌芽時期軍事哲學思想的若干特點
第三章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軍事哲學
**節(jié) 社會概況和軍事概況
第二節(jié) 古代兵學在刀光劍影中奠基和興盛
第三節(jié) 《孫子兵法》奠定了中國古代軍事哲學的思想基礎
第四節(jié) 追述古法的司馬穰苴和《司馬法》
第五節(jié) 與孫武齊名的吳起和《吳子兵法》
第六節(jié) 身殘志堅的孫臏和《孫臏兵法》
第七節(jié) 綜合各家的《尉繚子》和《六韜》
第四章 先秦哲學家的軍事哲學思想
**節(jié) 諸子百家談兵論戰(zhàn)
第二節(jié) 《老子》中的軍事謀略哲理
第三節(jié) 《墨子》中的積極防御思想
第四節(jié) 《管子》中的富國強兵思想
第五節(jié) 《茍子》中的論兵篇章
第五章 秦漢時期的軍事哲學
**節(jié) 社會概況和軍事概況
第二節(jié) 古代兵學在戰(zhàn)馬奔騰中豐富和發(fā)展
第三節(jié) 籠罩在歷史迷霧中的呂不韋和建立大一統(tǒng)偉業(yè)的秦始皇
第四節(jié) 運籌帷幄的張良和黃石公《三略》奇書
第五節(jié) 其他歷史文獻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六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軍事哲學
**節(jié) 社會概況和軍事概況
第二節(jié) 大分裂時代兵學的戰(zhàn)略思考
第三節(jié) 首開注兵書之風的曹操和《孫子注》
第四節(jié) 智謀之星諸葛亮與《將苑》
第五節(jié) 其他人及歷史文獻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七章 隋唐五代時期的軍事哲學
**節(jié) 社會概況和軍事概況
第二節(jié) 封建盛世兵學初步復興的先兆
第三節(jié) 李世民與李靖的君臣論兵杰作《唐李問對》
第四節(jié) 首撰文人論兵專著的道士李荃與《太白陰經(jīng)》
第五節(jié) 其他歷史文獻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八章 宋元時期的軍事哲學
**節(jié) 社會概況和軍事概況
第二節(jié) 古代兵學在戰(zhàn)火紛飛中再度繁榮
第三節(jié) 開兵學復興之端的許洞和《虎鈐經(jīng)》
第四節(jié) 北宋《武經(jīng)總要》、《何博士備論》等兵書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五節(jié) 北宋時期其他人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六節(jié) 戰(zhàn)功卓著的文官陳規(guī)和《守城錄》
第七節(jié) 首撰兵制專著的陳傅良和《歷代兵制》
第八節(jié) 南宋時期其他人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九節(jié) 成吉思汗在戰(zhàn)爭中體現(xiàn)出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九章 明清時期的軍事哲學
**節(jié) 社會概況和軍事概況
第二節(jié) 冷熱兵器并用時代的兵學盛況
第三節(jié) 明代《續(xù)武經(jīng)總要》、《陣紀》等兵書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四節(jié) 首次系統(tǒng)總結海防經(jīng)驗的鄭若曾和《籌海圖編》
第五節(jié) 戚繼光的《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是古代練兵哲學思想的結晶
第六節(jié) 明清之際《武備志》、《車營扣答合編》等兵書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七節(jié) 集古今權謀大成的《三十六計》
第八節(jié) 對戰(zhàn)爭規(guī)律進行哲學概括的《兵經(jīng)百篇》等兵書
第九節(jié) 研究初起之兵戰(zhàn)略的兵書《乾坤大略》等
第十節(jié) 清代《兵跡》、《兵鏡或問》等兵書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十一節(jié) 開創(chuàng)軍事地理學研究的《讀史方輿紀要》
第十章 明清政治家和學者的軍事哲學思想
**節(jié) 哲理論兵的又一個高潮
第二節(jié) 朱元璋“高筑墻,廣積糧”的軍事謀略
第三節(jié) 努爾哈赤“斧斤伐木”的軍事謀略
第四節(jié) 李自成“行仁義,據(jù)河洛”的軍事謀略
第五節(jié) 清代歷史文獻中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十一章 中國近代軍事哲學
**節(jié) 近代軍事哲學的基本特點
第二節(jié) 軍事變革萌芽時期地主階級改革派和農(nóng)民起義軍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三節(jié) 湘、淮軍代表人物和局部軍事變革時期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四節(jié) 全面軍事變革時期洋務派其他代表人物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五節(jié) 理論體系形成時期民主革命派的軍事哲學思想
第十二章 關于毛澤東、鄧小平軍事哲學思想的研究
**節(jié) 軍事辯證法的一般問題
第二節(jié) 人民戰(zhàn)爭辯證法思想新解及其理論體系
第三節(jié) 鄧小平在和平觀上的新貢獻
第四節(jié) 軍事辯證法研究的三個突破口
第十三章 軍事文化傳統(tǒng)與謀略哲學
**節(jié) 軍事文化學的含義和特點
第二節(jié) 軍事文化學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正確對待軍事哲學與軍事文化傳統(tǒng)
第四節(jié) 從新的視角認識中國軍事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地位和現(xiàn)實意義
第五節(jié) 軍事謀略運用的哲學思考
第六節(jié) 倫理文化與謀略文化的辯證關系
第十四章 總體性兵家謀略舉要
第十五章 作戰(zhàn)謀略舉要
第十六章 治軍謀略舉要
第十七章 奇謀巧計舉要
附錄 中國軍事哲學史大事年表
后記
附記一 永遠的懷念
附記二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 節(jié)選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編著者張云勛。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一書的*大特點是資料翔實、內容豐富、論證充分、重點突出,是一本“開卷有益”的軍事百科全書。
中國是文明古國,也是軍事大國。人類社會的怪物——戰(zhàn)爭——一直伴著這個大國前進。從氏族、部落之間的沖突、碰撞到對立集團之間的砍殺、吞并,從軍事集團的對陣、沖殺到民族之間的對攻、殘殺,直至或滅亡、或投降、或勝利,都歷歷在目,驚心動魄。戰(zhàn)爭也者,各民族內部、各民族之間、各國內部、各國之間都曾發(fā)生過,都曾經(jīng)歷過,而以中國為*多,為*大。正因為如此,中國的軍事科學*發(fā)達,中國的軍事哲學*恢弘,中國的軍事辯證法*引人注目,*發(fā)人深思。
中國歷代軍事哲學概論 作者簡介
張云勛,男,漢族,國防大學科研部研究員,正師職離休干部。1930年6月生于重慶市。1947年由重慶南開中學轉入正陽法學院學習,1948年2月參加革命。1949年12月入伍,并參加抗美援朝。195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師、軍文化教員、宣傳干事、編輯、記者等。
1960年從沈陽軍區(qū)調至北京編寫紅四方面軍戰(zhàn)史。后長期在解放軍政治學院、軍政大學(國防大學)從事哲學和政治教學與科研工作,為我軍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和培養(yǎng)我軍中高級指揮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全軍三等功兩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勝利功勛榮譽章。
一生愛書、讀書、教書、寫書,先后參加編寫了50多本理論著作,在報刊上發(fā)表理論文章200多篇,小說、散文數(shù)十篇,詩歌數(shù)百首。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軍事哲學發(fā)展史簡編》(專著)、《中國哲學基本范疇與文化傳統(tǒng)》(主編)(當代哲學大師張岱年為該書作序,序中評價該書是“當代哲學研究的又一成果”)、《當代中國科學社會主義新論》(主編)、《中國綜合國力論》(副主編)、《歷代詩詞精品三百首今譯》(專著)、《心路集》(詩集、專著)。在報刊上發(fā)表的文章中不少被全國著名雜志轉載,如《新華月報》
等。
《給將軍回信的時候》(短篇小說)載入《解放軍文藝》,并被改編成了連環(huán)畫、電影劇本。曾榮獲軍內外科研成果獎。
張云勛同志是當代哲學家,中國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重慶嘉陵詩詞學會顧問。
張云勛同志于2010年8月5日逝世,享年80歲。在病中還堅持寫作,創(chuàng)作了“星云棋”(獲專利)。組織上對他的評價是“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優(yōu)秀的共產(chǎn)黨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