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曾文正公全集-(全1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004542
- 條形碼:9787512004542 ; 978-7-5120-0454-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文正公全集-(全12冊) 本書特色
《曾文正公全集》為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的作品全集,*早于清光緒二年(1876年),由清政府頒旨下諭,李翰章編撰,李鴻章校勘。此次線裝書局版采用的便是出版*早、也是目前被認為*為經典的一個版本——傳忠書局刻本。同時為順應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全集均采用了簡體橫排的出版形式,裝幀設計精美,可讀宜藏。 曾國藩曾被人推許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復興儒學的圣哲,號稱清朝咸同“中興**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這是后人對曾國藩一生的總結性評價,而其中很大部分依據便集中體現在這套《曾文正公全集》中。全書不僅收錄了曾國藩一生主要的學問精華,進而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這位“千古**完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謀略智慧,同時也以平實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筆觸將許多人生感悟、妙理玄機完整袒露給世人。權臣、名將、高師、慈父……一個*近距離的曾國藩。 毛澤東年輕時,曾對曾國藩傾服備至。現藏湖南韶山紀念館的光緒年間版《曾國藩家書》數卷的扉頁上,都有毛澤東親手題書的“詠之珍藏”字樣。他曾說:曾國藩建立的功業和文章思想都可以為后世取法。認為曾編纂的《經史百家雜鈔》“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國學的入門書。 蔣介石也一生推崇、研究、效法曾國藩,曾多次告誡子弟僚屬:“應多看曾文正……”,“曾文正家書及書禮......,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他在審訂《曾胡治兵語錄注釋》時說:“曾氏已足為吾人之師資矣。”在黃浦軍校,他以曾國藩的《愛民歌》訓導學生,并認為曾、左能打敗洪、楊,恰恰是他們的道德學問、精神與信心勝過對手。 然而,同樣是曾國藩,也有人罵他是民賊、元兇、漢奸、民族罪人、擅權濫殺的“曾剃頭”、好名失德的“偽君子”。“譽之為圣相,讞之為元兇”,孰是孰非,看過此書,定有分曉。
曾文正公全集-(全12冊) 內容簡介
曾國藩一生恪守了中國傳統儒家的“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可謂做人做官的典范,被世人譽為“千古**完人”——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
他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睜眼看世界”并積極實踐的**人;
他建造了中國**艘輪船,建立了**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批西方書籍,安排了**批赴美留學生——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
他講仁守義,自籌湘軍,另立綱紀;
他學習西方文化,整肅政風,“匡救時弊”,心存高遠,使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
曾國藩一生仕途平坦,十年之內,連跳七級,37歲便官至二品,能有此殊榮者,清代僅此曾國藩;
他官做得*穩,侍奉了道光、咸豐、同治三代君王,歷時34年,恩寵不衰;
曾文正公全集-(全12冊) 目錄
曾文正公全集-(全12冊) 相關資料
毛澤東:①予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②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蔣介石:辛亥以前,曾閱曾文正全集一書,……民國二年失敗以后,再將曾氏之書與胡左諸集,悉心討究……實不愧為當世之名將。 左宗棠: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南懷瑾:清朝的曾國藩謚號“文正”,那都是最難得的。死后的評語夠得上稱為“文成”“文正”的,上下五千年歷史,縱橫十萬里國土,雖然有幾億的人口,其中卻數不出來幾個人,最多一二十人而已。這是中國文化中謚法的謹嚴,所以中國人做官也好,做事也好,他的精神目標,也要對后代負責;不但對這一輩子要負責任,對后世仍舊要負責任。因為誰都沒有辦法逃避歷史的公平,對了就對了,不對就是不對。所以中國人說,做人做事要有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就是這個意思。 凈空法師:前清曾國藩,官位最高曾經做到四省的總督,真的像小皇帝一樣。他書念得多,他知道已經過了頭,不是好事情,就為書房題名“求闕齋”,以明其志。人皆求圓滿,曾先生求闕,要求欠缺一點,不能盈滿。地位愈高愈謙虛,所以他能夠保得住,一直到現在,他的后人都相當好。這是他自己有德行,修善積德, 后人能遵遺教,所以富貴能常保。 李鴻章:師事近三十年,薪盡火傳,筑室忝為門生長; 威名震九萬里,內安外攘,曠世難逢天下才。 胡林翼:曾公素有知人之鑒,所識拔多賢將。 石達開:雖不以善戰名,而能識拔賢將,規劃精嚴,無間可尋,大帥如此,實起事以來所未見也。 薛福成:曾國藩識人之鑒越軼古今,或邂逅于風塵之中,一見以為偉器,或物色于行跡之表,確然許為導才。 楊昌濟:宋韓、范并稱,清曾、左并稱,然韓、左辦事之人,范、曾辦事兼傳教之人也。 王闿運:用將則勝,自將則敗。 容閎:故其身雖逝,而名聞千古。其才大而謙,氣宏而凝,而為清代第一流人物,亦稱舊教之特產人物。 蔡鍔:曾、胡倆公,中興名臣之錚佼者,其人其事,距今僅半個世紀。 梁啟超: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并時諸賢杰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爍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恒,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吾以為曾文正公今而猶壯年,中國必由其手獲救。 胡哲敷: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兩人:一為明朝的王守仁,一則清朝的曾國藩。 章太炎:曾國藩者,譽之則為圣賢、讞之則為元兇。要其天資,函功名,善變人(虛偽)也。……金陵之舉(屠城、殺忠王)……所志不過封御侯,圖光紫……死三十年,其家人猶曰:“吾祖民賊”。悲夫:雖孝子賢孫,百世不能改也。(《檢論》,卷八,雜志)
曾文正公全集-(全12冊)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漢族,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人。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進士,從此開始了輝煌的仕途生涯,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1872年死于兩江總督任上,謚“文正”(這是清朝文官的最高謚號)。他的一生以創立湘軍、開啟中國近代洋務運動以及在識人用人方面的卓越成就而為世人所熟知,后世曾譽之為“千古第一完人”。《清史稿.曾國藩傳》評價他說:“國藩為人威重……其治軍行政,務求蹈實。凡規劃天下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