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以人為本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的國際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660541
- 條形碼:9787504660541 ; 978-7-5046-605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以人為本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的國際實踐 本書特色
2005年6月,國際公眾科技傳播網、科學與發展網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在北京聯合舉辦了北京公眾科技傳播國際研討會,專門研究科技傳播中的策略問題。程東紅、珍妮·梅特卡夫、伯納德·希爾、米歇爾·克雷森斯、托斯·加斯科因等編寫的這本《以人為本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的國際實踐》就是這次研討會的結晶。書中所輯錄的專題展示了科學家參與傳播活動的情況,體現了傳播工作者面向城鄉社區和青少年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這些案例從實際需要出發,積極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方法,為科技傳播領域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以人為本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的國際實踐 內容簡介
科學知識的產出,每七年便要翻上一番。在發展過程中,科學不斷分化出新的、超乎人們想象的分支,令人難以企及。 面對知識爆炸,人們如何在決定自己未來命運的進程中發揮作用?公眾對科學造福人類的疑慮與日俱增,又何足為怪?公眾要求科學佐證和保證的呼聲日漸強大。然而,公眾卻首先需要時間來適應當今的世界,這個世界正在威脅到他們對自我生存的掌控。 程東紅、珍妮·梅特卡夫、伯納德·希爾、米歇爾·克雷森斯、托斯·加斯科因等編寫的《以人為本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的國際實踐》是從科學的公眾層面即科學傳播者的角度作出的回應。它關注社區層面的地方活動,并著眼于活動的長期效應。 《以人為本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的國際實踐》是有價理念的快照,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其中蘊涵了許多出色的思想和方法。 書中收錄的論文發表于北京的一次學術研討會,是與會各國代表推選出的*具競爭性、重要性和實用性的文章。
以人為本的科學傳播科學傳播的國際實踐 目錄
中文版序
致謝
序
序
前言
**部分 科學與社會
社會現實語境下的科學傳播
公眾的科學技術觀:歐洲人的視角
第二部分 對青少年的科技傳播
青少年科技傳播的困境與對策
英國ba crest獎項:嘉獎科技創新
鄉村辦事處的科技課堂
傳播場所能發揮的作用
澳大利亞國家科技中心的科技下鄉:對土著居民的科學傳播
“想象”:與發展中國家分享生命科學技術
對青少年進行科技傳播的其他案例摘要
第三部分 與社區對話
社區:傳播科技的場所
科學屬于每一個人嗎?**屆意大利“科學在社會”論壇
菲律賓關愛土地項目:注重傳播效果
澳大利亞社區參與式的科學傳播:兩個關于自然資源管理案例的研究
在真實社會語境中促進科技辯論和社會參與
改進靛染紡織業工藝:面向社區傳播的成功案例
社區科技傳播的其他案例摘要
第四部分 科學家的參與
科學家與公眾
“視角”:鼓勵科學家在社會語境中傳播科學
媒體技能研討會:打破科學家和記者之間的壁壘
大學和社區間的科學服務部:科學傳播中的互動方式
為小螞蟻剝開蘋果皮的大手:以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家科普宣講團為例
公民科學的案例研究
科學家參與傳播工作的其他案例摘要
附錄
附錄一 縮寫詞
附錄二 國際公眾科技傳播網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