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人民幣衍生產品-(上中下冊)-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961839
- 條形碼:9787504961839 ; 978-7-5049-618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民幣衍生產品-(上中下冊)-第三版 本書特色
隨著人民幣衍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新情況、新聞題不斷出現。在本書中,光平同志對原有產品和市場做了細化分析,不僅介紹了境內外新的人民幣衍生產品,梳理了境內外人民幣市場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對貨幣國際化度量、人民幣國際化的定量研究、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多邊市場關聯等諸多聞題進行了探討,為更好地探索、推進我國金融市場尤其是衍生品市場的創新和發展,加快建設多元化、多層次的中國金融市場體系作出了生要貢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劉士余 張光平同志十多年前就直接參與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產品設計、估值和風控等創新工作的主要領域,并將當時的經驗寫成了英文專業著作,在國際市場廣為應用。回國多年來,他一直密切跟蹤國內外人民幣產呂創新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并先后出版了《人民幣衍生產品》英文和中文數種版本。該書對人民幣產品創新的介紹、市場的分析及相應的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的分析,對推動我國金融創新有著直接的實用價值和借鑒意義。 ——交通銀行董事長 胡懷邦 人民幣產品刨新是我國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的重點,也是努力提升我國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內容。《人民幣衍生產品》首版發行以來,已被絕大多數國內主要銀行和眾多外資銀行使用,對推動我國金融刨新發揮了作用。光平同志在《人民幣衍生產品》前丙版的基礎上,對現有境內外人民幣產品和市場情況進行了更新和進一步研究,同時還增加了人民幣國際化等重要內容。榴信本書的出版,會對我國金融剖新發揮愛好的推動作作。 ——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 閻慶民 該書凝聚了作即是學者又是監管者的經驗和智慧,反映了作者在反恩危機、探索規律、重構市場秩序方面的思考和認識,全書博采眾長、視野宏大,在高度生視國際經驗的同時更加注重中國特色;框架明確、邏輯清晰,即重視介紹市場框架的全面性。也重視講解具體問題的操作性;內容豐贏、指導性強,即可作為學習的金融衍生品普及教教棒,也可從中一窺未來金融衡生品市場建設的路徑和方向。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 時文朝 以金融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的當務之急和首要任務。匯率和利率市場化對銀行而言是重大挑戰。但同時也為銀行推動經營轉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供了很好機遇,張光平教授的新版《人民幣衍生產品》緊扣國內外人民幣市場創新脈搏,以豐富的市場數據為基礎,用開闊和深邃的國際視野。對高速發展的人民幣基礎市場及衍生產品進行了全面、深入和前瞻的論述。對我國金融創新事業而言,我認為本書是既有理論基礎,更具實用價值的專業書籍。 ——興業銀行行長 李仁杰 本書為我們展現了中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縱覽,而不僅僅是關于人民幣成否升值的分析。作者對于過去20年在中中展開的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做了精彩的回顧。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名譽主席 Leo Melamed
人民幣衍生產品-(上中下冊)-第三版 內容簡介
《人民幣衍生產品(第3版)》就是這樣一份兼具了“鼓勵創新”之“矛”和“防范風險”之“盾”的基礎性理論與實務讀本。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始終堅持“發展是市場建設的**要義”,充分兼顧“鼓勵創新、發展市場”和“加強監管、防范風險”的關系,高度重視吸取國內外衍生品市場的建設發展經驗,堅持不懈地為市場構建嚴謹的、規范的、可行的發展路徑和制度框架。
人民幣衍生產品-(上中下冊)-第三版 目錄
**篇 經濟、金融和金融衍生產品
第1章 經濟、傳統金融與金融衍生產品
第2章 金融危機和金融創新
第3章 人民幣升值與境內外人民幣產品創新
第二篇 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
第4章 中國經濟
第5章 中國的銀行體系
第6章 中國資本市場
第7章 中國外匯市場
第8章 中國的國際投資頭寸及其國際比較
第三篇 國際外匯市場與其他衍生品市場
第9章 外匯市場、債券和股票市場
第10章 遠期和掉期
第11章 無本金交割遠期和掉期
人民幣衍生產品-(上中下冊)-第三版 相關資料
隨著人民幣衍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新情況、新聞題不斷出現。在本書中,光平同志對原有產品和市場做了細化分析,不僅介紹了境內外新的人民幣衍生產品,梳理了境內外人民幣市場之間的關系。而且還對貨幣國際化度量、人民幣國際化的定量研究、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多邊市場關聯等諸多聞題進行了探討,為更好地探索、推進我國金融市場尤其是衍生品市場的創新和發展,加快建設多元化、多層次的中國金融市場體系作出了生要貢獻,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劉士余 張光平同志十多年前就直接參與了國際金融市場上產品設計、估值和風控等創新工作的主要領域,并將當時的經驗寫成了英文專業著作,在國際市場廣為應用。回國多年來,他一直密切跟蹤國內外人民幣產呂創新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并先后出版了《人民幣衍生產品》英文和中文數種版本。該書對人民幣產品創新的介紹、市場的分析及相應的宏觀經濟和金融環境的分析,對推動我國金融創新有著直接的實用價值和借鑒意義。 ——交通銀行董事長 胡懷邦 人民幣產品刨新是我國金融機構進行金融創新的重點,也是努力提升我國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內容。《人民幣衍生產品》首版發行以來,已被絕大多數國內主要銀行和眾多外資銀行使用,對推動我國金融刨新發揮了作用。光平同志在《人民幣衍生產品》前丙版的基礎上,對現有境內外人民幣產品和市場情況進行了更新和進一步研究,同時還增加了人民幣國際化等重要內容。榴信本書的出版,會對我國金融剖新發揮愛好的推動作作。 ——中國銀監會主席助理 閻慶民 該書凝聚了作即是學者又是監管者的經驗和智慧,反映了作者在反恩危機、探索規律、重構市場秩序方面的思考和認識,全書博采眾長、視野宏大,在高度生視國際經驗的同時更加注重中國特色;框架明確、邏輯清晰,即重視介紹市場框架的全面性。也重視講解具體問題的操作性;內容豐贏、指導性強,即可作為學習的金融衍生品普及教教棒,也可從中一窺未來金融衡生品市場建設的路徑和方向。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 時文朝 以金融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的當務之急和首要任務。匯率和利率市場化對銀行而言是重大挑戰。但同時也為銀行推動經營轉型,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提供了很好機遇,張光平教授的新版《人民幣衍生產品》緊扣國內外人民幣市場創新脈搏,以豐富的市場數據為基礎,用開闊和深邃的國際視野。對高速發展的人民幣基礎市場及衍生產品進行了全面、深入和前瞻的論述。對我國金融創新事業而言,我認為本書是既有理論基礎,更具實用價值的專業書籍。 ——興業銀行行長 李仁杰 本書為我們展現了中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縱覽,而不僅僅是關于人民幣成否升值的分析。作者對于過去20年在中中展開的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做了精彩的回顧。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名譽主席 leo melamed
人民幣衍生產品-(上中下冊)-第三版 作者簡介
張光平,1987年由國家教委公派赴美貿學。1989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1年獲得經濟金融博士學位后,先后在美標準普爾公司、瑞士聯合銀行紐約分行、美國化學銀行等公司從事金融業務。1996年赴美國大通銀行東京分行任副總裁,1998年開始在哈佛大學法學院進修銀行和證券法律。2003年作為首席金融工程專家加入上海期賃交易所兼任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總監。2005年11月加入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協作部任副局級主管,2007年10月開始任上海銀監局副局長。
發表過數本英文和中文金融專業著作,其中《瞪林倒閉與金融衍生產晶》原文英文版于1995年出版,國內漢語版199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專著《奇異期權》原著英文版于1997年在海外出版并于1998年再版,國內漢語翻譯版2012年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系統論述流行于西方金融機構的第二代期權的專著,國外大部分銀行、國際眾多大專院校多年來一直應用此書:近期專著《人民幣衍生產品》(英文版)2004年在海外出版,中文《人民幣衍生產品》于2006年5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幣衍生產品》(第二版)于2008年8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中文《人民幣產品創新》首版和第二版分別于2010年3月和2011年7月由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Chinese
Yuan Internationa lization & Finacial Productsin
China”于2011年初在海外出版。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