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604019
- 條形碼:9787511604019 ; 978-7-5116-040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研究 本書特色
新中國成立60余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和糧食生產問題,始終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把糧食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政府就把恢復農業生產和解決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作為“三農政策的基本目標,特別是全面土地改革極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1950-1957年糧食總產年均增長5.82%,1957年糧食單產比1952年提高了10.42%。此后的20余年里,由于受到多次政治運動的沖擊以及體制、機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約,糧食單產與總產長期低水平徘徊。當時盡管提出了“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但受工業優先發展戰略與人口快速增長雙重因素作用,導致糧食供給短缺持續成為政府所面臨的嚴重挑戰,城鄉人民溫飽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但這一時期,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特別是以雜交水稻為代表的新品種選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方面仍取得顯著成效,為其后糧食連續實現增產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中國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研究 內容簡介
新中國成立60余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和糧食生產問題,始終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把糧食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政府就把恢復農業生產和解決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作為“三農政策的基本目標,特別是全面土地改革極大解放了農業生產力,1950-1957年糧食總產年均增長5.82%,1957年糧食單產比1952年提高了10.42%。此后的20余年里,由于受到多次政治運動的沖擊以及體制、機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約,糧食單產與總產長期低水平徘徊。當時盡管提出了“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但受工業優先發展戰略與人口快速增長雙重因素作用,導致糧食供給短缺持續成為政府所面臨的嚴重挑戰,城鄉人民溫飽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但這一時期,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特別是以雜交水稻為代表的新品種選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方面仍取得顯著成效,為其后糧食連續實現增產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中國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研究 目錄
**節 糧食安全概念與發展
第二節 全球糧食安全形勢與趨勢
第三節 中國糧食安全形勢與趨勢
第二章 小中國糧食安全狀況
**節 糧食生產
第二節 糧食消費
第三節 糧食市場與貿易
第三章 中國發展糧食生產的基本經驗與問題
**節 發展糧食生產的基本經驗
第二節 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 幾個重要問題的討論**章 糧食安全形勢與趨勢
**節 糧食安全概念與發展
第二節 全球糧食安全形勢與趨勢
第三節 中國糧食安全形勢與趨勢
第二章 小中國糧食安全狀況
**節 糧食生產
第二節 糧食消費
第三節 糧食市場與貿易
第三章 中國發展糧食生產的基本經驗與問題
**節 發展糧食生產的基本經驗
第二節 糧食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 幾個重要問題的討論
第四章 中國糧食安全面臨的主要挑戰
**節 資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的影響
第二節 國民經濟發展與增長方式轉變的挑戰
第三節 糧食主產區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的壓力
第四節 糧食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
第五節 糧食市場開放與有效保護的問題
第六節 科技自主創新支撐能力的制約
第七節 非傳統因素的影響
第五章 中國糧食供給與需求預測
**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糧食總供需展望
第三節 糧食分品種預測
第六章 小中國糧食安全戰略目標與發展戰略
**節 主要依據
第二節 糧食安全的目標選擇
第三節 糧食安全的發展戰略
第七章 中國確保糧食安全的科技戰略
**節 技術路線
第二節 主要技術目標
第三節 主要研究領域及任務
第四節 糧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第八章 中國地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戰略
**節 耕地質量及其影響因素與評價
第二節 大力推進中低產田改造
第三節 建設10億畝高產穩產田
第四節 合理開發利用后備耕地資源
第五節 實施*嚴格的耕地保護戰略
第九章 中國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與結構優化戰略
**節 糧食生產區域布局與結構優化思路和構想
第二節 東北地區構建國家商品糧產業化生產與貿易基地
第三節 華北地區構建國家商品糧產業基地及
糧食商務信息中心
第四節 長三角地區構建區域口糧生產基地及全國性糧食物流保障中心
第五節 華南地區保持口糧生產能力構建國際化糧食貿易中心
第六節 中部地區構建國家級商品糧產業化生產與貿易基地
第七節 西南地區構建區域性商品糧基地與糧食物流保障體系
第八節 西北地區構建遠期國家商品糧基地及糧食物流貿易中心
第十章 中國確保糧食安全的主要政策措施
**節 構建確保糧食安全的糧食支持政策體系
第二節 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第三節 完善流通體制保障糧食流通安全
第四節 健全完善糧食安全預警系統
第五節 實施保障糧食安全的全球戰略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信息
中國糧食安全國家戰略研究 作者簡介
翟虎渠,1950年生,江蘇漣水人,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1977年江蘇農學院獲農學學士,1981年南京農業大學獲農學碩士,1987年獲英國伯明翰大學遺傳學博士。1995年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2001年至今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國際水稻研究所理事、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作物學會理事長、俄羅斯農業科學院外籍院士、印度農業科學院外籍院士等職務。曾被授予國務院“優秀回國人員”、農業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197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十六、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
長期從事作物遺傳育種和農業科技管理工作,先后主持科技重大專項、“863”、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科技計劃課題。提出并推動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動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立項和組織實施,組織農作物基因資源與基因改良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并取得重大進展和成效。帶領課題組選育并審定稻麥新品種6個,發現和精細定位水稻重要新基因22個,獲新品種權12個,專利4項。發表學術論文204篇,其中管理類論文26篇,SCI論文51篇;出版專著和教材8部;培養21名博士,18名碩士;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