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shù)——浙江傳統(tǒng)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zhèn)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1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1840368
- 條形碼:9787561840368 ; 978-7-5618-4036-8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1 本書特色
童寓先生(1900-1983年)是我國古典園林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所著《江南園林志》亦為同林學經(jīng)典之經(jīng)典。此自無須贅言。有人言及先生之治學,以為先生兼有天馬行空之舒展自山與杜詩顏字之沉穩(wěn)厚重。今翻檢該書,僅以其中為鋪地類細節(jié)所作測圖多幀為例,其觀察之細致人微、其作圖之形式完整、其設色之落落大方,無不躍然紙上,實為以小見大、展示占典園林之美的雋永佳作也。本編輯部為之一唱三嘆之余,特選其中為蘇州西園(戒幢寺)所繪之“大門前鋪地實測圖”,作為本期封底圖片,以與讀者分享重讀經(jīng)典的快樂。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1 內(nèi)容簡介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1》的出版,讓我想到1930年中國傳統(tǒng)建筑研究的組織者朱啟鈐先生在《中國營造學社匯刊》所作的發(fā)刊演講,他認為:要研究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先要梳理中國營造史,“使漫天歸束之零星材料得一整比之方,否則終無下手之處也”,即倡導要全面地、歷史地研究中國建筑:為此,他創(chuàng)辦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始終秉承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的辦刊理念。對此,李約瑟博士在他的《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中高度評價《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學術(shù)價值。他說,這是一本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學術(shù)資料的雜志,是想要透過這個學科表面,洞察其本質(zhì)所必不可缺少的,據(jù)此,我認為,如果說《中國營造學社匯刊》是中國近代建筑史上早期的一份重要學術(shù)文獻集,那么今日奉獻給中外讀者的新刊《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不僅肩負城市、建筑、創(chuàng)意互動的文化傳播平臺的職責,更在砥礪理念中揚起思辨之帆,用超越國人的視野傳承屬于華夏民族的建筑文化遺產(chǎn)。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1 目錄
新的開端
華夏建筑文明
獨樹一幟的中國建筑
北朝后期建筑風格演變特點初探
實現(xiàn)原生環(huán)境保護的生態(tài)博物館(一)
學科建設
百年建筑中國
芻議“中國固有式建筑”的文化意義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實踐與前瞻
園林景觀環(huán)境
中國古典園林與傳統(tǒng)哲理
清代皇家園林賞析——避暑山莊康乾七十二景拾遺
發(fā)現(xiàn)與拾遺
中山陵祭堂孫中山像基座浮雕正名
中國建筑文化遺產(chǎn)-1 節(jié)選
童寓先生(1900-1983年)是我國古典園林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所著《江南園林志》亦為同林學經(jīng)典之經(jīng)典。此自無須贅言。有人言及先生之治學,以為先生兼有天馬行空之舒展自山與杜詩顏字之沉穩(wěn)厚重。今翻檢該書,僅以其中為鋪地類細節(jié)所作測圖多幀為例,其觀察之細致人微、其作圖之形式完整、其設色之落落大方,無不躍然紙上,實為以小見大、展示占典園林之美的雋永佳作也。本編輯部為之一唱三嘆之余,特選其中為蘇州西園(戒幢寺)所繪之“大門前鋪地實測圖”,作為本期封底圖片,以與讀者分享重讀經(jīng)典的快樂。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jīng)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