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徐通鏘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178119
- 條形碼:9787301178119 ; 978-7-301-17811-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徐通鏘文選 目錄
徐通鏘文選 節選
《徐通鏘文選》選取了徐通鏘先生的12篇著述,其中9篇為代表性的論文,3篇為代表性論著的節選,涵蓋內容包括徐先生語言研究歷程的兩個重要部分:歷史語言學研究和漢語字本位理論研究,較完整地反映了徐先生的語言學思想。另,為方便讀者閱讀,編者撰寫了“前言”及“徐通鏘先生主要學術活動年表”,并為部分文選篇章加了編者注。
徐通鏘文選 相關資料
插圖:語言演變原因的研究百年來進展比較緩慢。變異的研究或許可以為探索這個重要而困難的問題提供一個新的前景?疾熳儺惖慕Y構基礎只能是語言非線性系統的各結構系列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構系列相互制衡的關系構成結構關聯。關聯中處于不平衡、不對稱位置上的單位和關聯本身因種種原因而受到的干擾和破壞是產生變異、使語言系統自發地進行自我調整的內在杠桿和機制。結構的不平衡性決定了語言演變的必然性,至于語言在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發生變化,則與偶然性因素的作用有關。不同的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可以使相同的原因產生不同的結果,出現方言的分歧。語言通過變異可以使不平衡的結構轉化為平衡的結構,但發音的生理能力的不平衡和語言各結構層之間的矛盾運動又可以產生新的不平衡,因而語言永遠無法終止它的自我調整過程。用“結構-有序狀態的變異-結構”這個公式對語言系統進行動態的分析(徐通鏘,1987-1988),核心的問題是要弄清楚結構中為什么會產生變異,即語言演變的原因。這是語言研究中最復雜、最困難、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不知道語言為什么會變化,我們就很難了解語言的運轉和演變的因果關系。隨著語言研究的發展,很多語言學家的注意力現在似已開始向這方面轉移,原因問題的研究可能會成為今后一段時期語言研究的一個主攻方向。馬爾基耶爾(1984,212)認為:“在今后幾年,我想歷史語言學將越來越多地開展關于因果性、原因方面的研究。有意思的將不是原始事實的發現,而是什么東西引起了變化。這樣,青年語法學派做出音變是盲目的假設就沒有什么意義了!睆恼Z言事實的描寫到因果關系的探索,這將是語言研究征途上的一次重大飛躍。
徐通鏘文選 作者簡介
徐通鏘(1931-2006),浙江寧海人,著名語言學家,畢生致力于中國語言學理論的建設,強調中西古今語言學的結合貫通,倡導中國語言學理論研究應走立足漢語事實,通過具體語言特性的發掘和比較探求語言共性原理的語言理論研究道路。他對語言變異、漢語方言與漢語音韻研究的關系等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后期提出以“字本位”理論為基礎的語義句法的理論體系,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他的研究為中國語言學理論研究樹立了一種范式,其代表性著作《歷史語言學》、《漢語字本位語法導論》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