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曾國藩全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467308
- 條形碼:9787506467308 ; 978-7-5064-673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國藩全鑒 本書特色
知人明,謀國忠——左宗棠評曾國藩
足為吾人之師資——蔣介石評曾國藩
曾國藩全鑒 內容簡介
曾國藩是晚清**名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洋務之父,*后一位理學大師、近代*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本書收錄了《冰鑒》、《挺經》、《曾國藩家書》,附錄了曾國藩小傳,力求站在歷史的高度,全方位,多視角真實地反映曾國藩的思想和學問。
曾國藩全鑒 目錄
**章 內圣
內圣外王.志存高遠
以誠為本.慎獨內省
曾國藩修法十二課
第二章 堅忍
不怨不尤.堅忍為**要義
忍者:一種意志的承受力
曾國藩所貫徹的“拙誠”主義
第三章 剛柔
不卑不亢 剛柔互濟
“剛”性太強.便以“柔”性掩之
以柔克剛,以退為進
第四章 廉矩
賢者無以自存.自古之憾
曾國藩全鑒 節(jié)選
《曾國藩全鑒》收錄了《冰鑒》、《挺經》、《曾國藩家書》,附錄了曾國藩小傳,力求站在歷史的高度,全方位,多視角真實地反映曾國藩的思想和學問。曾國藩是晚清**名臣,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的洋務之父,*后一位理學大師、近代*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曾國藩全鑒 相關資料
插圖:曾國藩的天人觀和心物觀,統(tǒng)統(tǒng)是圍繞“內圣”之學來立論的,所以他與其他理學家一樣,強調個人的涵養(yǎng)功夫。他認為:涵養(yǎng)功夫當以“誠”為本。君子,沒有比忠誠更重要的了。如果真誠而不自欺欺人,則再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在他看來,“圣學王道”的核心就在一個“誠”字。什么叫做“誠”?在曾國藩看來,當然有“專心純一”的意思。以孔子為例,。他認為,孔子是專心誠意的典型,至誠,可以產生神奇的功力,所以曾國藩稱之為“誠神”。然而,曾國藩遠不止是把“誠”解釋成這種語義學上的意義,而是把它當做一個哲學范疇。他說:“誠便是忠信。”作為一種自我涵養(yǎng)的理學體系,他從“不欺、不著私物、忠信”生發(fā)開去,進而說:“無私著者,至虛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誠,天下之至虛者也。”他的“無私著”或“至虛”,實質上是順應自然。在“誠一不欺一無私著一虛一物來順應”的這個涵養(yǎng)功夫的理學體系中,曾國藩繼承程朱之學,把道家的“虛靜”與佛家的“人定”引人了儒學。他跟佛家一樣,把“靜坐”當做達到“虛”的一個重要手段。他強調,“總是要靜”,“‘靜’字功夫要緊”。如何才能“靜”?途徑多樣。而重要的一條是“耐”。縱觀曾國藩一生,得“耐”字之益甚大。在失敗之中,他因能“耐”,故堅忍不拔;在勝利之中,他因能“耐”,故未得意忘形;在待人交友之際,他因能“耐”,故多投契而少念忌;在接物處事之際,他因能“耐”,故臨亂不慌,有條不紊。所以他說:“耐”則歸于靜,趨于貞。貞者,正也。貞足干事,貞中養(yǎng)身。從處事、省身、見理這樣的角度考慮,戒浮主靜,確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一著。然而,如果把“靜”提到了過分的高度,由“靜”而“虛”,由“虛”而“無”,萬事皆空,百念俱灰,不圖進取,.不思創(chuàng)新,則“靜”或“靜坐”便成為灰色人生的起點。曾國藩雖然從理學上主張“靜”,但他實際上如自己在日記上常反映的,“不能安坐”、“心不靜”,名利之心,升官之望,加上忠君報國之志,總是刻刻在纏繞著他;他一生并沒有幾個時辰“虛靜”過,這是一方面;另外,他在理論上也確實把“靜”看成“一陽初動”的契機。概括地說,要在靜中蓄養(yǎng)一股生意,靜極生陽,靜是啟的準備階段。這樣,曾國藩又把理學家的“靜坐”與道家的“虛靜”和佛家的“人定”區(qū)別了開來。曾國藩又認為,“慎獨”是立誠主靜的集中表現。只有自慊無欲,才能靜,故“慎獨則心安”。周敦頤說:“無欲故靜。”曾國藩的“靜極”、“無私著”、“至虛”,也是把“誠、靜、慎獨”提到了“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高度。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