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武士道與日本的近代化轉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09845
- 條形碼:9787303109845 ; 978-7-303-10984-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武士道與日本的近代化轉型 本書特色
《武士道與日本的近代化轉型》是北京師范大學史學探索叢書之一。
武士道與日本的近代化轉型 目錄
武士道與日本的近代化轉型 節選
《武士道與日本的近代化轉型》內容簡介:國內外學者如此沉醉于江戶時代研究,并非偶然。其原因,可以從不同研究領域的不同角度得到解釋。從政治制度史的角度看,江戶時代是日本封建社會的*高發展階段。為江戶時代所獨有的將軍集權、大名分權與天皇至尊、將軍至強等雙重二元政治結構,既不同于中朝等鄰國,也有別于歐美各國而頗具特色。這種并存互動的政治結構,可以解釋幕府統治何以能維護兩百余年的國內和平,至幕末又何以被聯合起來的雄藩打倒,近代天皇制何以成為維新變革唯一的制度選擇等歷史現象的成因。
武士道與日本的近代化轉型 相關資料
如前所述,松陰在《武教全書講錄》之《開講主意》中在繼承山鹿素行的名義下,把山鹿素行的思想總結為尊皇衛道,把山鹿素行對日本特殊性的主張,直接解釋為對天皇的尊崇。實際上山鹿素行《武教小學》的宗旨是強調日本武士應該遵循和中國士人不同的風俗習慣,主要是指各種具體的行動規范的問題,而不是基本的道德原則的問題,所以其中講述的主要是各種具體的注意事項。松陰則把《武教小學》的序中“學者為格物致知,而非為效異國之俗也”等議論,具體總結為兩條:第一,中國貶抑外國,尊重自國,自稱中國,看到這種情況,“悟尊我(內——原文小字注)賤外之理,知當尊我邦之中朝”。第二,“漢土尊先王,重宗廟社稷,見之,悟報本敬祖之理,知尊我自天七地五代代之圣帝。”①松陰反對所謂日本的俗儒模仿中國,自己卻又模仿中國自稱中朝和重視宗廟社稷的做法。顯然,他謀求相對于中國的獨立性,主要是為了確立對本國的信心。類似上述學習中國卻又反對崇拜中國的主張,松陰還發揮山鹿素行的議論而強調應當學習西洋的船炮之術,同時也不可以“羨夷狄陋俗,忘吾國體”。總之,要“存神州(指日本)之大體,采用萬國之器械;講究漢土圣賢之書,資我國忠孝之行。事之大小雖異,畢竟同為究理之學也。”②那么松陰“究理”有何所得?他在《講孟余話》中發揮《孟子》而論述日本國體道:“孟子論道可謂精密。請敷衍其詳。道者天下公共之道,所謂同也。國體者一國之體,所謂獨也。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五者天下同也。如皇朝君臣之義卓越于萬國者,一國之獨也。……然道者總名也,故云大小精粗皆是道。然則國體亦道也。然如一老先生所說,道者天地間有一理,其大原自天出,我與人無差,我國與他國無別云云,論皇國之君臣與漢土之君臣為同一,余所萬萬不服也。況孟子已明明乎論此理乎。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