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859056
- 條形碼:9787530859056 ; 978-7-5308-5905-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 本書特色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由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39個章節,上下兩部分,上部為血管外科基礎,下部為血管外科各論,共約50萬字。主要內容包括:周圍血管解剖與手術入路;血管外科常見癥狀和體征;血管外科常用藥物等。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 目錄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 節選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本書共分39個章節,上下兩部分,上部為血管外科基礎,下部為血管外科各論,共約50萬字。
新編實用血管外科學 相關資料
插圖:血管外科手術操作必須輕柔,解剖時應注意不要太靠近管壁,以免撕脫分支血管。游離血管后,可用硅膠帶圈起以控制血流。由于正常血管和病變血管都很脆弱,操作粗暴將導致血管損傷。并影響手術效果。術前血管造影、雙功彩超和MRI等輔助檢查,可幫助手術醫師了解血管變異情況及選擇合適的手術切口。一、頸血管手術解剖1.頸部血管的解剖學頸動脈位于頸部外側,其外為胸鎖乳突肌。上為乳突,下為鎖骨和胸骨上緣。胸鎖關節至下頜角和乳突尖連線的中點,為頸總動脈和頸外動脈起始段的體表投影。在頸側淺筋膜內,有頸闊肌、頸外靜脈和頸叢的表淺分支。將胸鎖乳突肌向外側牽開,于手術區域上半部分可見到頸內靜脈,和沿靜脈排列的頸深上淋巴結。頸動脈鞘是頸深筋膜的管形結構,包裹頸總動脈、頸內動脈、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鞘的前面有舌下神經袢及其分支跨過。頸總動脈上段,鞘膜組織較薄弱。其后壁與椎前筋膜相連,前壁來自氣管前筋膜。頸動脈鞘覆蓋頸內靜脈的部分較薄,但覆蓋頸總動脈部分比較致密。頸總動脈下段前方有胸鎖乳突肌、舌骨下肌群覆蓋,但其上段在頸動脈三角僅有頸深筋膜淺層、頸淺筋膜及頸闊肌覆蓋,位置較表淺。右頸總動脈起自無名干,左側直接發自主動脈弓,在胸鎖關節后方,沿氣管和喉外側上升,在甲狀軟骨上緣,水平分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頸內動脈起始部膨大呈壺腹狀,為頸動脈竇。頸總動脈后方有交感神經節及其神經鏈、椎前筋膜、其深面的肌肉和橫突前緣。前方在其起始部2/3處有頸部疏松結締組織,余1/3為氣管前筋膜。頸內動脈位于頸外動脈后外側,以后轉向后內側。垂直上升達顱底,經頸動脈管人顱中窩。頸內動脈在頸部無分支。頸外動脈最初在頸內動脈前內側,繼而在其前方繞至外側,經二腹肌后腹和莖突舌骨肌深面上行人下頜后窩,穿行于腮腺內。于下頜頸平面分為顳淺動脈和上頜動脈兩個終支。頸外動脈在頸三角內。舌下神經和面靜脈橫過其表面。頸外動脈在頸部的分支有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和面動脈。頸外動脈的分支供應頸上部、面部、顱外軟組織、顱骨和硬腦膜(見圖1-1)。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