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大外交 版權信息
- ISBN:7010091204
- 條形碼:9787010091204 ; 978-7-01-00912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外交 本書特色
本書是“人民聯盟文庫”之一,全書共分31個章節,主要對世界外交史作了介紹,并對一些外交人員的生平事跡作了簡單介紹,具體內容包括現實政治自食其果、斯大林待價而沽、蘇德協定、遏制政策的成功與苦痛、國際緊張關系的緩和與不滿緩和者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大外交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人民聯盟文庫”之一,全書共分31個章節,主要對世界外交史作了介紹,并對一些外交人員的生平事跡作了簡單介紹,具體內容包括現實政治自食其果、斯大林待價而沽、蘇德協定、遏制政策的成功與苦痛、國際緊張關系的緩和與不滿緩和者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大外交 目錄
**章 世界新秩序
第二章 關鍵人物:西奧多·羅斯福或是伍德羅·威爾遜
第三章 由大一統到勢均力敵:黎塞留、威廉一世與皮特
第四章 歐洲協調:英國.奧地利與俄羅斯
第五章 兩大革命家:拿破侖三世與俾斯麥
第六章 現實政治自食其果
第七章 步向毀滅的政治機制:**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外交
第八章 卷入戰爭旋渦:邁向軍事毀滅之路
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威爾遜與凡爾賽和約
第十章 勝利者的困境
第十一章 史特瑞斯曼與戰敗國的復興
第十二章 假象破滅:希特勒的崛起與凡爾賽和約的毀滅
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價而沽
第十四章 蘇德協定
第十五章 美國重回戰場: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第十六章 三種和平途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羅斯福、斯大林和丘吉爾
第十七章 冷戰的開始
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與苦痛
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鮮戰爭
第二十章 與共產黨人的談判:阿登納.丘吉爾與艾森豪威爾
第二十一章 避開遏制政策:蘇伊士運河危機
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歐洲的劇變
第二十三章 赫魯曉夫的*后通牒:柏林危機,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三年
第二十四章 西方聯盟的概念:麥克米倫、戴高樂、艾森豪威爾與肯尼迪
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魯門與艾森豪威爾
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絕望,肯尼迪與約翰遜
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脫,尼克松
第二十八章 地緣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第二十九章 國際緊張關系的緩和與不滿緩和者
第三十章 冷戰的結束:里根與戈爾巴喬夫
第三十一章 關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致謝
亨利·基辛格著作一覽表
大外交 作者簡介
亨利·基辛格(英文: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5月27日-),是一位出生于德國的美國猶太人、哈佛大學博士、教授,與越南人黎德壽一同為1973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后擔任尼克松政府的國務卿并在水門事件之后繼續在福特政府中擔任此職(被稱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作為一位現實政治的支持者,1971年7月,基辛格作為尼克松總統秘密特使訪華,在美國外交政策中發揮了中心作用,為中美關系大門的開啟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他倡導緩和政策,使美蘇之間緊張的關系得到緩解,他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有過多次熱情的會見,并在1972年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的會談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促成了中國的開放和新的戰略性的反蘇中美聯盟的形成。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并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2006年10月北京大學授予基辛格名譽博士學位。主要著作有《論中國》、《大外交》、《基辛格越戰回憶錄》、《基辛格美國的全球戰略》、《白宮歲月》《復興年代》等。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