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22011
- 條形碼:9787509522011 ; 978-7-5095-2201-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 本書特色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山東財政學院學術文叢·2010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 目錄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 節選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內容簡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逐步普及,出現了電子商務等新型經濟活動形式。會計賴以存在的外部環境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而對會計理論研究和會計實務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傳統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提出了許多新的挑戰。這些影響既包括會計理論體系的變革等根本性問題,也包括會計信息系統變革和會計內部控制等具體問題。同時,知識經濟的發展對會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會計已經難以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為會計的變革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手段。會計信息化、網絡財務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等技術的發展,為提高財務管理和決策水平提供了技術保障。《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主要研究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的變革和發展問題。主要內容包括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理論和實務的變革和發展、會計模式的變革,以及信息時代財務信息披露的變革等問題;同時也對信息技術條件下會計決策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會計決策支持系統、數據挖掘在財務會計中的應用等前沿問題。通過研究,提出了事件驅動會計的基本模型和一種新的財務報告的披露模式,以及一種新的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財務危機預警的方法。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 相關資料
插圖:(1)以財務部門為核心,模仿、替代手工會計核算為主,只是利用計算機處理日常會計核算業務。這類軟件沒有充分發揮計算機信息處理的優勢,僅僅完成事后核算,沒有考慮事前預測、事中控制。(2)各業務核算模塊如工資、固定資產、材料以及銷售之間彼此分離,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與賬務處理之間僅僅通過轉賬憑證傳遞數據,缺乏信息傳輸的一致性、系統性。(3)系統只滿足了財務部門會計核算業務的需要,沒有考慮相關部門如人事、倉庫、生產等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從而難以為決策提供科學的信息。3.管理型(1996年至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內外市場競爭不斷加劇,以事后核算為主要內容的核算型會計軟件難以滿足管理的要求,企事業單位迫切需要有事前預測、決策,事中規劃、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的“管理型”會計軟件,以適應市場經濟下管理的要求。1996年在第二屆全國會計電算化會議上,提出了會計軟件從核算型向管理型發展的目標,為我國會計信息化發展指明了方向。利用會計核算業務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生產經營活動資料,采用各種管理模型、方法,對經營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具有事前預測和事中控制功能的會計軟件是管理型會計軟件。管理型會計軟件不僅使用了財務會計的核算方法和原理,而且運用了管理會計的方法和原理,以及決策科學的思想、技術、方法原理,將業務處理中的核算型會計軟件上升至管理信息系統中的管理型會計軟件。管理型會計軟件的會計目標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人、財、物和供、產、銷以及其他經營進行全面管理。它的使用對象不僅包含了會計人員,而且還包含企業管理者乃至企業的高層領導,從某種角度來說,它更主要的是面向企業的高層領導。
信息技術與會計變革 作者簡介
曲吉林,男,1963年10月生,山東東營人,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山東財政學院會計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會計學科研團隊首席教授,財政部會計信息化委員會咨詢專家,全國優秀教師。近年來主要從事財務決策支持系統等領域的研究,在《會計研究》、《中國管理科學》、《計算機學報》和IEEE等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主編參編教材12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