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jīng)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9805
- 條形碼:9787010089805 ; 978-7-01-00898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 本書特色
《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思想文化卷 1949-2000)》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 內(nèi)容簡介
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思想文化是一個復雜的難度頗大的研究領域,言其復雜,是因為它包羅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甚至龐雜,如何取舍便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具體而言,哪些思想、理論、觀點,哪些領域的問題和探討,應該收入或者應該舍去,應該詳細評介或者簡略提及,令人十分頭疼。因為,它或它們必須是在不同程度上能夠反映思想文化宏觀走向的問題。這里就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是否可取,當然是對寫作者學術眼界和功力的考驗。更為困難的是,思想文化涉及哲學、文學、歷史、教育、經(jīng)濟、政治、法律等眾多學術領域和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在學科專業(yè)劃分日趨細密、研究日趨深入的情況下,要對每個領域的問題均有該專業(yè)所應有的研究深度和廣度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里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在文化思想史的框架內(nèi)對某個專業(yè)問題的介說有可能(特別是在該專業(yè)領域的人士看來)并不周全、準確甚至可能是誤讀。此外,寫入我們文本中的問題,是被認為能夠反映整個思想文化走向的觀點或探討。還有很多問題,我們沒有寫入。那么,它們是否真的就不反映思想文化的走向呢?退一步講,即使不反映思想文化的總體走向,它們是否就沒有價值呢?如果有價值,為什么不寫入呢?這確實是棘手的問題。由于我們的學識和功力所限,由于我們寫作的宏觀視角,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們只能留下這一遺憾。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 目錄
**章 新中國的文化整合
**節(jié) 馬克思主義主導意識形態(tài)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jié) 思想改造與思想批判
第三節(jié) 文化與學術的“一體化”
第二章 “百家爭鳴”與“興無滅資”
**節(jié) “雙百”方針的提出、闡釋與歷史反思
第二節(jié) 文化界的春天
第三節(jié) 文化領域內(nèi)的批判與“躍進”
第四節(jié) 文化政策的調整與文化的復蘇
第五節(jié) 走向極“左”——“興無滅資”的文化批判狂潮
第六節(jié) 盤點十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文化成果
第三章 文化的劫難
**節(jié) 極左思潮的涌起與泛濫
第二節(jié) 林彪、江青集團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歪曲與篡改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 節(jié)選
《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思想文化卷 1949-2000)》內(nèi)容簡介: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思想文化是一個復雜的難度頗大的研究領域,言其復雜,是因為它包羅的內(nèi)容非常廣泛甚至龐雜,如何取舍便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具體而言,哪些思想、理論、觀點,哪些領域的問題和探討,應該收入或者應該舍去,應該詳細評介或者簡略提及,令人十分頭疼。因為,它或它們必須是在不同程度上能夠反映思想文化宏觀走向的問題。這里就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是否可取,當然是對寫作者學術眼界和功力的考驗。更為困難的是,思想文化涉及哲學、文學、歷史、教育、經(jīng)濟、政治、法律等眾多學術領域和紛繁復雜的社會思潮。在學科專業(yè)劃分日趨細密、研究日趨深入的情況下,要對每個領域的問題均有該專業(yè)所應有的研究深度和廣度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里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在文化思想史的框架內(nèi)對某個專業(yè)問題的介說有可能(特別是在該專業(yè)領域的人士看來)并不周全、準確甚至可能是誤讀。此外,寫入我們文本中的問題,是被認為能夠反映整個思想文化走向的觀點或探討。還有很多問題,我們沒有寫入。那么,它們是否真的就不反映思想文化的走向呢?退一步講,即使不反映思想文化的總體走向,它們是否就沒有價值呢?如果有價值,為什么不寫入呢?這確實是棘手的問題。由于我們的學識和功力所限,由于我們寫作的宏觀視角,由于篇幅的限制,我們只能留下這一遺憾。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 相關資料
這些檢討的共同特點是對個人在新中國成立前的人生經(jīng)歷幾乎全盤否定,包括價值觀、學術藝術成果甚至人格。他們邁出的每一人生腳步、做出的每一重要選擇幾乎都是個人利益、名利思想、崇洋觀念、改良主義、動搖投機、自高自大、自由主義等等驅使下的產(chǎn)物,對于中國的革命事業(yè)來講沒有真正的意義甚至起著阻礙的作用。從這些檢討里,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們那痛苦、悔罪、真誠、希望交織在一起的復雜心理,感受到為了新生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包括知識分子最珍重的起碼口頭上最推崇的人格與自尊)的決心。大體上是在1952年5月以后,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運動進入最后一個階段——組織清理階段,高校大多是在暑假前完成了這一工作。到夏秋之交,整個知識分子的思想改造宣告結束。在組織清理階段,知識分子必須向政府和組織老實交清自己的歷史,并檢舉自己知道的反革命分子。在這一階段,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沒有再經(jīng)歷批評與自我批評階段的那種嚴峻“考驗”,因為許多歷史問題已經(jīng)在那個階段大體講清了或基本涉及了,所以相比之下可謂“輕松”過關。只是那些在前一階段沒有過關的被懷疑有政治歷史問題的知識分子在這一階段要接受“敵”或“友”的裁判。經(jīng)坦白和檢舉,被認定有嚴重政治問題的人分別受到逮捕、管制和調離教學崗位等處分。雖然,中共中央指示,組織清理工作必須堅持“不追不迫,啟發(fā)自覺”的原則。但是,有的單位還是發(fā)生了亂斗爭、亂批判的過火行為,傷害了一些本來沒有什么政治歷史問題或者有些許問題但實在算不上反動的知識分子。由于組織清理時間較短,高校一般是三個星期左右,某些偏向的糾正亦較迅速,因而造成的消極影響尚不那么嚴重。
思想文化卷 1949-2000-20世紀的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歷程 作者簡介
彭明(1924-2008),河南夏邑人。從1950年起,一直在中國人民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1983年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曾擔任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學科組成員,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常務副會長、名譽會長,黃埔軍校史研究會會長等職,是國內(nèi)公認的五四運動史研究及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思想史和中華民國史研究的學術大家。代表作有《五四運動史》。參與主編的著作有《中國新民主主義時期通史》、《中華民國史》、《從空想到科學——中國社會主義思想發(fā)展的歷史考察》等。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