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空天信息工程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070781
- 條形碼:9787118070781 ; 978-7-118-0707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空天信息工程概論 本書特色
隨著航空技術、航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空天信息系統成為今天和未來實現信息獲取、傳輸、處理與控制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其功能越來越強大,結構越來越復雜,因此,了解掌握空天信息系統基本理論、系統組成和關鍵技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紛紛成立相應的機構,開展相關的研究工作,實施人才的培養計劃。空天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與控制是實施空天一體信息應用的基本保證,是當今人類活動高信息化程度的具體體現。如果按功能來分,空天信息系統可以分為偵察預警系統、指揮控制系統、網絡傳輸系統、導航定位系統、信息對抗系統等。如果按空間位置來分,可以分為地面信息系統、航空空間信息系統、臨近空間信息系統、外層空間信息系統等。本書將從功能應用角度,對空天信息系統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全書共分為8章,重點介紹空天信息系統基本理論、系統組成和關鍵技術,同時對空天信息系統的*新進展與典型應用和系統進行了分析和介紹。
空天信息工程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空天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系統組成和關鍵技術,重點探討了各種天基和空基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與控制過程。全書共分為8章,其主要內容包括空天信息系統相關基礎理論研究、空間環境分析、空天偵察預警系統、指揮控制系統、戰術數據鏈、衛星通信系統、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以及通信對抗技術等。
本書內容豐富,概念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敘述深入淺出,既注重對新知識、新體系、新應用的介紹,也強調對歷史沿革、應用背景和發展趨勢的講解。每章都配備有一定數量的思考題,既便于教師組織教學,又有利于學生自學。
本書可用作電子及信息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
空天信息工程概論 目錄
1.1 空間的定義
1.1.1 大氣空間
1.1.2 宇宙空間
1.2 空間飛行器
1.2.1 航空器
1.2.2 航天器
1.3 航天飛行的速度要求
1.3.1 太陽系
1.3.2 宇宙速度
1.4 信息論概述
1.4.1 信源的描述及分類
1.4.2 信息量
1.4.3 離散信源的熵
1.4.4 信息傳輸速率
空天信息工程概論 節選
《空天信息工程概論》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空天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系統組成和關鍵技術,重點探討了各種天基和空基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與控制過程。全書共分為8章,其主要內容包括空天信息系統相關基礎理論研究、空間環境分析、空天偵察預警系統、指揮控制系統、戰術數據鏈、衛星通信系統、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以及通信對抗技術等。《空天信息工程概論》內容豐富,概念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敘述深入淺出,既注重對新知識、新體系、新應用的介紹,也強調對歷史沿革、應用背景和發展趨勢的講解。每章都配備有一定數量的思考題,既便于教師組織教學,又有利于學生自學。《空天信息工程概論》可用作電子及信息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教學、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
空天信息工程概論 相關資料
插圖:第1章 緒 論空天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控制是實施空天一體信息應用的基本保證。從空間構成來看,空與天是空天信息活動的場所,兩者有所不同,但沒有絕對的界線,可以在不同環境中進行同樣的基本活動,只是平臺和方法不同而已。從參與空天活動的各類信息來看,它們所關注的內容和形式基本一致,只是獲取、傳輸、處理和控制方式不同,進而所得到的相關性能指標存在差異,因此,對于空與天的不同信息系統,既要強調它們內涵上的相互聯系,又不能忽略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本章在探討分析空間具體定義的基礎上,將對航空和航天飛行器進行歸納和分類,并利用萬有引力定律推導三個宇宙速度。結合信息論的基礎知識,將探討信息的定義和信息速率等基本問題。在上述研究基礎上,對各類空天信息系統進行介紹。1.1 空間的定義氣球和飛艇的發明雖然實現了人們“上天”的愿望,但沒有得到廣泛使用。直到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才使人類進入了航空新時代。。如今,軍用飛機已成為軍隊最重要的武器裝備,而民用飛機則成了人們最便捷的運輸工具。但是,人們并不滿足在大氣層內的飛行,而是在小心翼翼地飛往太空。蘇聯著名的宇航員加加林,1961年4月12日首次乘飛船飛向太空,打開了人類宇宙航行的大門。爾后,人們又登上了月球,用無人駕駛飛船探索更遙遠的金星、火星、木星、天王星,并繼續飛向太陽系的邊緣,飛向宇宙的深處。為了區分人們在不同空間的航行,人們通常把貼近地球的、在大氣層內的航行活動叫做航空,或者稱為大氣空間中的活動。同時把太陽系內的航行活動叫航天,把到太陽系之外更遠的空間航行活動叫航宇,而后兩類航行活動合并在一起統稱為宇宙空間的活動。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