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糾正孩子最容易犯的101個錯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06559
- 條形碼:9787509006559 ; 978-7-5090-0655-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糾正孩子最容易犯的101個錯誤 本書特色
《糾正孩子*容易犯的101個錯誤》:好父母要懂得了解孩子心理,家庭是個人*初的活動場所,家庭中的各種習慣是孩子*初接觸到的行為規范,對孩子行為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作為父母。在以身作則的基礎上,也應該時刻關注孩子在行為習慣上的錯誤。并及時幫孩子找到原因,正確引導孩子的思維方式。
糾正孩子最容易犯的101個錯誤 內容簡介
本書涵蓋了孩子在家庭生活、與人交往、日常生活和學習、飲食運動以及對待金錢等方面*容易犯的101個錯誤。在這101個小節里,無一例外地用三部分鮮明地闡述了錯誤的起因。影響以及解決方法。愿父母們在本書的指引下,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走出迷茫,快樂成長!
糾正孩子最容易犯的101個錯誤 目錄
1.公共場合無端哭鬧,以此要挾父母
2.對爺爺奶奶耍橫,不把老人放在眼里
3.與兄弟姐妹相處,從不謙讓
4.在家人面前,動不動就大發脾氣
5.說話口氣太硬,不懂得尊重父母
6.凡事以自我為主,要父母順從自己
7.脾氣很壞,稍不順心就與家人吵鬧
8.常與父母對立,想脫離父母的管束
9.聽不勸告,把父母的話當做耳邊風
第二章 在與他人相處中*易犯的錯誤
10.不懂禮貌,隨意打擾大人講話
11.舉止粗鄙,缺乏教養
12.跟其他小朋友發生沖突,不懂謙讓
13.語言粗俗,臟話不離口
糾正孩子最容易犯的101個錯誤 節選
《糾正孩子*容易犯的101個錯誤》涵蓋了孩子在家庭生活、與人交往、日常生活和學習、飲食運動以及對待金錢等方面*容易犯的101個錯誤。在這101個小節里,無一例外地用三部分鮮明地闡述了錯誤的起因。影響以及解決方法。愿父母們在《糾正孩子*容易犯的101個錯誤》的指引下,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走出迷茫,快樂成長!
糾正孩子最容易犯的101個錯誤 相關資料
4.在家人面前,動不動就大發脾氣不管是蹣跚學步的兒童,還是步入學校的少年,都有發脾氣的時候。然而,那些不能控制自己情緒、按捺住性子的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總會傷害家人或朋友的感情,沒有較好的人際關系。情景案例亞當今年7歲,活潑好動。離亞當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旱冰場,。前去溜冰的孩子很多,于是亞當便纏著媽媽,讓媽媽給他買了一雙漂亮的旱冰鞋,帶著他前去練習溜冰。一上溜冰場,亞當便被一些大孩子的優美的溜冰動作吸引住了。這些孩子能夠隨心所欲地轉向,偶爾還要做幾個漂亮的動作。亞當看得心里癢癢的,便也跟著學了起來。然而,亞當每次想做一個稍微復雜的動作時,便會摔倒在地。媽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對亞當說:“休息一會兒再玩吧。”亞當生氣地說:“不用你管!我就要一直玩。”“亞當,你這是什么態度呢?”媽媽說。聽了媽媽的話亞當索性坐在地上,把新買的旱冰鞋脫下來,使勁往遠處一扔,便哭了起來。媽媽無奈地說:“你這孩子,稍不合你心意就亂發脾氣,還亂扔東西出氣,真是拿你沒辦法!”專家解析在現實生活中,像亞當這樣愛發脾氣的孩子不在少數。因為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有限,所以當受到委屈而無法解釋,或受到失望的打擊,或遇到憤怒的刺激時,就失去常態,或大哭大嚷,或破口大罵,或揮手頓足,或翻身滾地,或毀壞物件,或自我擊打等。一般來說,孩子在心情開朗、輕松愉快時是不容易發脾氣的;可以在言語上表達情緒和意向的,也不會發脾氣;可以把情緒在其他方面適當地發泄出來的,也不會發脾氣。換句話說,一個常常發脾氣的孩子,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把情緒平衡過來,或是找不到適合的對象來傾訴情懷,或是不會適當地表露他的感情。具體來說,一個孩子是否容易發脾氣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由孩子的性格特征所決定。二是家人過分疼愛孩子,對孩子百依百順,因此一旦有不順心的地方,孩子就會發脾氣。三是孩子發脾氣時的行為是學習得來的,比如父母平日常常吵架,什么粗言穢語都說出,那么孩子當然會以大吵大罵來表達他的憤怒了。又如有些父母在爭吵時往往摔盤擲碟,當然孩子發脾氣時也學會這一套。四是取決于孩子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在有些對孩子管教不嚴的家庭中,孩子發怒時,常常高聲叫罵,并且作出一些使勁捶門、摔東西等舉動。孩子發脾氣的程度,一般按父母的反應而定。比如孩子大哭大嚷時,做父母的已作出表示,知道孩子當時的心情非常惡劣,在言語和行為上都及時把孩子的波動情緒安靜下來,孩子就不必用更進一步的行為來強調他當時的心情,比如撞墻或毀壞物件等。發脾氣是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一位著名的心理醫生說:“發脾氣并非經常發生。甚至連孩子們都知道,當他們對自己的情緒失去控制的時候,他們就沒有好心情了,就會生氣了。因此,我們可以教孩子懂得,他們可以選擇按捺住性子、不發脾氣,而且可以把自己內心感到煩悶、苦惱的原因和我們談談。”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往往會和父母糾纏一段時間。很多父母為了避免麻煩,就全依孩子的心意去做,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這樣只會間接鼓勵孩子用發脾氣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此時父母一味地遷就、忍讓并不可取。教子指南孩子發脾氣往往讓父母束手無策,打罵不是辦法,放任不管更不行。其實要對付孩子發脾氣,也不是沒有辦法的。1.父母先保持冷靜孩子發脾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要嚴肅地跟孩子說,你不喜歡他這樣的表現,請他先冷靜下來再跟他好好談。對待發脾氣的小孩,只有自己先冷靜下來,才能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平復下來。2.接納孩子的情緒對于孩子來說,如果他的情緒得不到認可,一切家長看似合理的道理、建議等,他都會聽不進去。并且有時,正是父母不認同他的感覺和情緒,而使他的情緒變得越來越壞。因此,孩子發脾氣時,家長一般不要直接指責他,首先要接納他的壞情緒。3.耐心等待孩子冷靜下來對于發脾氣的孩子,如果家長直接指責,無異于火上加油。家長應該耐心等待孩子冷靜下來。在等待孩子冷靜下來的過程中,切記不可說話,不可看電視或玩,只要保持安靜便足夠了。孩子冷靜后,父母要和孩子好好傾談,這時可以提出問題,如“剛才發生了什么事”、“現在覺得怎么樣”、“再有同樣事情發生時應該怎么辦”等,讓冷靜下來的孩子重新思考剛才發脾氣時的情'況和問題,改以冷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4.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憤怒的情緒是人人都會有的,自制力不強的人容易因憤怒而傷人傷己。家長在對孩子情感、心理方面進行引導時,不要忘了讓孩子學會壓制自己的怒火。5.以身作則靜待孩子冷靜下來的方法無疑可避免進一步刺激父母和孩子的情緒而影響親子關系,還可以引導孩子檢討自己的行為和學習既合理又可接受的表達方法。當然,要孩子不亂發脾氣,父母也應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