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08579
- 條形碼:9787509608579 ; 978-7-5096-085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版 本書特色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版)》是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的。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在《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三版的基礎上修訂的,主要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際社會的發展變化。本次修訂在原版的基礎上以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央的精神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分析和認識當今的世界和中國。《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版)》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一些重大問題,如大國關系的調整、世界經濟危機、發展中大國的興起等,尤其是對中國外交的新理念、新舉措等內容作了扼要的介紹。
本書主要內容: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的現狀及其發展;影響和決定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的各種因素,包括主權國家、國家集團等國際行為主體及其他非國家因素;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發展變化的發展趨勢;中國在當今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作用。
閱讀此書,可以使讀者對當今世界有一個總體的、基本的、正確的認識。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版 目錄
一、開設這門課程的背景、必要性及其發展歷程
二、這門課程的體系、主要內容及其特點
三、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四、研究世界格局的重要性及研究方法
**章 當代世界總格局
**節 戰后世界兩極格局的形成、演變和終結
一、雅爾塔體制與戰后初期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略
二、20世紀50年代兩大陣營的全面對峙
三、20世紀60年代的動蕩、分化與改組
四、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激烈爭奪,多種力量的迅速發展
五、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由美、蘇緩和到兩極格局終結
第二節 轉換中的世界格局多極化是必然趨勢
一、兩極格局終結,新的世界格局沒有形成
二、大國關系的調整和多種伙伴關系的涌現
三、世界格局多極化是必然趨勢
第三節 新世紀世界格局發展趨勢的新特點
一、經濟全球化對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影響
二、美國的單邊主義對多極化趨勢的影響
三、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
四、多極化進程將是曲折復雜的
第二章 當代世界經濟
**節 當代世界經濟的演變
一、戰后初期美國獨霸世界經濟領域
二、社會主義經濟集團的形成
三、20世紀70年代后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轉變
四、20世紀90年代后世界經濟集團化趨勢加強
五、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調整與秩序重建
第二節 當今世界經濟的主要特點
一、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
二、全球一體化與區域集團化并行發展
三、“新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四、世界經濟各主體之間在相互競爭和協調中推進多極化進程
第三節 當今世界經濟的主要問題
一、經濟發展不平衡,貧富分化嚴重
二、金融危機問題
三、環境惡化問題
四、能源短缺問題
五、糧食危機問題
第三章 當今時代的主題和爭取建立國際新秩序
**節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一、時代主題的轉換:從“戰爭與革命”到“和平與發展”
二、“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提出的依據和意義
三、維護和平——當今世界的根本問題
四、發展——當今世界的核心問題
第二節 爭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
一、國際秩序及其演變
二、兩種不同的“國際新秩序”觀
三、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奮斗
第四章 維護霸權地位的美國
**節 美國的政治制度及其演變
一、美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二、戰后美國政治的變化
三、“9·11”事件后美國新保守主義勢力的上升
第二節 美國經濟的演變及趨勢
一、美國經濟的發展歷程
二、美國經濟長期領先的原因
三、次貸危機沖擊下的調整與發展趨向
第三節 美國獨霸世界的全球戰略
……
第五章 走向聯合的歐洲
第六章 追求“普通國家”的日本
第七章 蘇聯的演變與俄羅斯的重振
第八章 艱難奮進的第三世界
第九章 中國外交思想的形成發展及其在當今國際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章 當代世界中的國際組織
后記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版 節選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版)》是在《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三版的基礎上修訂的,主要介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國際社會的發展變化。本次修訂在原版的基礎上以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央的精神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來分析和認識當今的世界和中國。《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版)》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一些重大問題,如大國關系的調整、世界經濟危機、發展中大國的興起等,尤其是對中國外交的新理念、新舉措等內容作了扼要的介紹。《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版)》主要內容: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的現狀及其發展;影響和決定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的各種因素,包括主權國家、國家集團等國際行為主體及其他非國家因素;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國際社會或世界全局發展變化的發展趨勢;中國在當今國際舞臺上的地位、作用。閱讀此書,可以使讀者對當今世界有一個總體的、基本的、正確的認識。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版 相關資料
一、開設這門課程的背景、必要性及其發展歷程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們黨和國家的發展進入一個以社會主義建設為中心的新時期,確定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新任務,并且制定和實施了改革開放的新政策。1983年10月,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新時期我國教育事業進行改革的綱領。它為教育戰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內容。1985年,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改革學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提出在大學的政治理論課中“應向學生介紹當代世界政治經濟的基本狀況,國際關系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使他們在對外開放的環境下有堅定的立場和較強的適應能力”。這就是落實鄧小平指示的具體行動和戰略性的措施。由此,就產生了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這門嶄新的課程。這就是這門課程產生的背景,它是改革開放的產物。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要以社會主義建設為中心,要加快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要貫徹實施對外開放的政策,教育戰線要實施“三個面向”,高等教育要為之培養合格的人才,在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中該怎么辦?這是必須正確回答的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全面對外開放的形勢下,我們培養的大學生——未來各條戰線的骨干,必須了解外部世界。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的30多年中,我們高校的政治理論教育比較重視系統的理論學習,但聯系實際少;比較重視幫助學生了解中國,但對比起來,了解外國少;比較重視宣傳社會主義,但科學地介紹資本主義少。這樣一種片面性,很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我們既然要全面對外開放,就需要使我們的學生、青年和未來各條戰線的骨干對當今世界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不只是對某種具體業務或某個重要問題要了解,還應該對整個外部世界有宏觀了解,包括對國際社會現狀及世界政治、經濟和國際關系的基本認識,對國際社會發展趨勢以及中國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的地位、作用等的正確認識;不僅要加強理論學習,更要重視結合實際,并對實際有深刻的了解;不僅要加強了解中國,更要把中國放在世界舞臺上去作對比分析;不僅要加強社會主義的信念,更要弄清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長期共存、競爭共處的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