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從文自傳 本書特色
《沈從文的湘西世界?從文自傳》推薦:沈從文先生通過寫自傳來“溫習一下個人生命發展過程”,其目的并不僅僅是追憶,更重要的是在對自我生命的反思中,展開自身與自身的對話,為當下自我尋根,并以此敞開通向未來的路!渡驈奈牡南嫖魇澜?從文自傳》是一部沈從文傳,客觀地介紹了他的生平,寫的是二十歲以前的沈從文,出生地、家庭、讀書、社會、歷練、當兵是作者自傳體文章結集!渡驈奈牡南嫖魇澜?從文自傳》配以卓雅攝影照片100余幅,力圖以照片還原沈從文先生筆下的湘西世界。
從文自傳 目錄
從文自傳 節選
《沈從文的湘西世界?從文自傳》介紹:他的一生是一個離奇的故事。他是一個受到極不公平待遇的作家。評論家、文學史家,違背自己的良心,不斷地對他加以歪曲和誤解。他寫過《菜園》、《新與舊》,然而人家說他是不革命的。他寫過《!贰ⅰ墩煞颉、《貴生》,然而人家說他是脫離勞動人民的。他熱中于“民族品德的發現與重造”,寫了《邊城》和《長河》,人家說他寫的是引人懷舊的不真實的牧歌。他被宣稱是“反動”的《沈從文的湘西世界?從文自傳》是沈從文的散文體自傳,記錄作者童年和一般少年時代的蛻變與成長,既有天真好奇的鄉野童年,也有胸懷抱負與經歷坎坷的青年生涯,全書以湘西為背景,展現了沈從文文學人生。
從文自傳 相關資料
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我能正確記憶到我小時的一切,大約在兩歲左右。我從小到四歲左右,始終健全肥壯如一只小豚。四歲時母親一面告給我認方字,外祖母一面便給我糖吃,到認完六百生字時,腹中生了蛔蟲,弄得黃瘦異常,只得每天用草藥蒸雞肝當飯。那時節我即已跟隨了兩個姊姊,到一個女先生處上學。那人既是我的親戚,我年齡又那么小,過那邊去念書,坐在書桌邊讀書的時節較少,坐在她膝上玩的時間或者較多。到六歲時我的弟弟方兩歲,兩人同時出了疹子,時正六月,日夜皆在嚇人高熱中受苦,又不能躺下睡覺,一躺下就咳嗽發喘,又不要人抱,抱時全身難受,我還記得我同我那弟弟兩人當時皆用竹簟卷好,同春卷一樣,豎立在屋中陰涼處。家中人當時業已為我們預備了兩具小小棺木;擱在院中廊下,但十分幸運,兩人到后居然全好了。我的弟弟病后雇請了一個壯實高大的苗婦人照料,照料得法,他便壯大異常。我因此一病,卻完全改了樣子,從此不再與肥胖為緣了。六歲時我已單獨上了私塾。如一般風氣,凡是私塾中給予小孩子的虐待,我照樣也得到了一分。但初上學時我因為在家中業已認字不少,記憶力從小又似乎特別好,故比較其余小孩,可謂十分幸福。第二年后換了一個私塾,在這私塾中我跟從了幾個較大的學生,學會了頑劣孩子抵抗頑固塾師的方法,逃避那些書本去同一切自然相親近。這一年的生活形成了我一生性格與感情的基礎。我間或逃學,且一再說謊,掩飾我逃學應受的處罰。我的爸爸因這件事十分憤怒,有一次競說若再逃學說謊,便當實行砍去我一個手指。我仍然不為這話所恐嚇,機會一來時總不把逃學的機會輕輕放過。當我學會了用自己眼睛看世界一切,到一切生活中去生活時,學校對于我便已毫無興味可言了。我爸爸平時本極愛我,我曾經有一時還作過我那一家的中心人物。稍稍害點病時,一家人便光著眼睛不即睡眠,在床邊服侍我,當我要誰抱時誰就伸出手來。家中那時經濟情形很好,我在物質方面所享受到的,比起一般親戚小孩似乎皆好得多。我的爸爸既一面只作將軍的好夢,一面對于我卻懷了更大的希望。他仿佛早就看出我不是個軍人,不希望我作將軍,卻告給我祖父的許多勇敢光榮的故事,以及他庚子年間所得的一分經驗。他以為我不拘作什么事,總之應比作個將軍高些。第一個贊美我明慧的就是我的爸爸。可是當他發現了我成天從塾中逃出到太陽底下同一群小流氓游蕩,任何方法都不能拘束這顆小小的心,且不能禁止我狡猾的說謊時,我的行為實在傷了這個軍人的心。同時那小我四歲的弟弟,因為看護他的苗婦人照料十分得法,身體養育得強壯異常,年齡雖小,便顯得氣派宏大,凝靜結實,且極自尊自愛,故家中人對我感到失望時,對他便異常關切起來。這小孩子到后來也并不辜負家中人的期望,二十二歲時便作了步兵上校。至于我那個爸爸,卻在蒙古,東北,西藏,各處軍隊中}昆過,民國二十年時還只是一個上校,把將軍希望留在弟弟身上,在家鄉從一種極輕微的疾病中便瞑目了。我有了外面的自由,對于家中的愛護反覺處處受了牽制,因此家中人疏忽了我的生活時,反而似乎使我方便了一些。領導我逃出學塾,盡我到日光下去認識這大干世界微妙的光,稀奇的色,以及萬匯百物的動靜,這人是我一個張姓表哥。他開始帶我到他家中橘柚園中去玩,到各處山上去玩,到各種野孩子堆里去玩,到水邊去玩。他教我說謊,用一種謊話對付家中,又用另一種謊話對付學塾,引誘我跟他各處跑去。即或不逃學,學塾為了擔心學童下河洗澡,每度中午散學時,照例必在每人手心中用朱筆寫一大字,我們尚依然能夠一手高舉,把身體泡到河水中玩個半天,這方法也虧那表哥想出的。我感情流動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給予我的影響實在不小。我幼小時較美麗的生活,大部分都與水不能分離。我的學?梢哉f是在水邊的。我認識美,學會思索,水對我有極大的關系。我最初與水接近,便是那荒唐表哥領帶的。現在說來,我在作孩子的時代,原本也不是個全不知自重的小孩子。我并不愚蠢。當時在一班表兄弟中和弟兄中,似乎只有我那個哥哥比我聰明,我卻比其他一切孩子解事。但自從那表哥教會我逃學后,我便成為毫不自重的人了。在各樣教訓各樣方法管束下,我不歡喜讀書的性情,從塾師方面,從家庭方面,從親戚方面,莫不對于我感覺得無多希望。我的長處到那時只是種種的說謊。我非從學塾逃到外面空氣下不可,逃學過后又得逃避處罰,我最先所學,同時拿來致用的,也就是根據各種經驗來制作各種謊話。我的心總得為一種新鮮聲音,新鮮顏色,新鮮氣味而跳。我得認識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我的智慧應當從直接生活上得來,卻不需從一本好書一句好話上學來。似乎就只這樣一個原因,我在學塾中,逃學紀錄點數,在當時便比任何一人都高。離開私塾轉入新式小學時,我學的總是學校以外的,到我出外自食其力時,我又不曾在我職務上學好過什么。二十年后我“不安于當前事務,卻傾心于現世光色,對于一切成例與觀念皆十分懷疑,卻常常為人生遠景而凝眸”,這分性格的形成,便應當溯源于小時在私塾中的逃學習慣。自從逃學成為習慣后,我除了想方設法逃學,什么也不再關心。有時天氣壞一點,不便出域上山里去玩,逃了學沒有什么去處,我就一個人走到城外廟里去,那些廟里總常常有人在殿前廊下絞繩子,織竹簟,做香,我就看他們做事。有人下棋,我看下棋。有人打拳,我看打拳。甚至于相罵,我也看著,看他們如何罵來罵去,如何結果。因為自己既逃學,走到的地方必不能有熟人,所到的必是較遠的廟里。到了那里,既無一個熟人,因此什么事皆只好用耳朵去聽,眼睛去看,直到看無可看聽無可聽時,我便應當設計打量我怎么回家去的方法了。來去學校我得拿一個書籃。逃學時還把書籃掛到手肘上,這就未免太蠢了一點。凡這么辦的可以說是不聰明的孩子。許多這種小孩子,因為逃學到各處去,人家一見就認得出,上年紀一點的人見到時就會說:逃學的人,你趕快跑回家挨打去,不要在這里玩。若無書籃可不必受這種教訓。因此我們就想出了一個方法,把書籃寄存到一個土地廟里去,那地方無一個人看管,但誰也用不著擔心他的書籃。小孩子對于土地神全不缺少必需的敬畏,都信托這木偶,把書籃好好的藏到神座龕子里去,常常同時有五個或八個,到時卻各人把各人的拿走,誰也不會亂動旁人的東西。我把書籃放到那地方去,次數是不能記憶了的,照我想來,擱的最多的必定是我。逃學失敗被家中學校任何一方面發覺時,兩方面總得各挨一頓打,在學校得自己把板凳搬到孔夫子牌位前,伏在上面受笞。處罰過后還要對孔夫子牌位作一揖,表示懺悔。有時又常常罰跪至一根香時間。我一面被處罰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記著各種事情,想象恰如生了一對翅膀,憑經驗飛到各樣動人事物上去。按照天氣寒暖,想到河中的鱖魚被釣起離水以后潑剌的情形,想到天上飛滿風箏的情形,想到空山中歌呼的黃鸝,想到樹木上累累的果實。由于最容易神往到種種屋外東西上去,反而常把處罰的痛苦忘掉,處罰的時間忘掉,直到被喚起以后為止,我就從不曾在被處罰中感覺過小小冤屈。那不是冤屈。我應感謝那種處罰,使我無法同自然接近時,給我一個練習想象的機會。P33-39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