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66891
- 條形碼:9787100066891 ; 978-7-100-06689-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 目錄
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 節選
《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共計十三章。**章到第八章為理論篇,在全面闡述城市化和城市交通發展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城市交通與城市功能區、城市空間結構的相互作用機理,以大量實例和數據進行了論證,得出了相應的規律性結論。在此基礎上,對交通與居住區的相互作用、交通與商業中心、CBD的相互作用進行專題研究,對交通可達性做了理論和實證分析。居民出行分析是《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的特色之一,不僅收集了國內、國外許多城市的出行調查結果,而且利用本課題組在北京、大連、成都的1 600份調查問卷,進行了多角度系統分析。第九章到第十三章選擇五個典型城市,對城市發展與城市交通的緊密關聯進行分析和總結:北京為典型的中國城市模式;天津是在多國租界缺乏總體布局的基礎上建設的,通過改造和新建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新體系;大連是通過規劃建設的近代城市,近年在城市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香港城市交通長期嚴格限制私家車,是以公共交通為主的典型城市;洛杉磯是典型的低密度小汽車城市,其特殊條件在于,作為礦業城市,也是地震多發區,并且擁有多種族。
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 相關資料
插圖:城市郊區是指中心城外圍城鄉混雜、與中心城經濟社會聯系十分密切的區域。郊區化(suburbanization),即中心城產業及人口等要素向郊區擴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心城產業結構由第三產業逐漸取代第二產業,人口數量及其在全市的比重逐步下降,郊區人口數量及比重逐步上升。1.世界城市郊區化郊區化是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隨著城市工業和人口在城市高度集中,導致中心城一系列的城市問題的產生,如交通擁堵、環境惡化、地價高昂等,這些問題嚴重地阻礙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于是從20世紀初葉以來,西方某些發達國家如倫敦、巴黎等大城市開始出現郊區化現象,向郊區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到1960年代,隨著小汽車和電信業的迅速發展,北歐、西歐、北美和大洋洲等地區的發達國家開始進入普遍郊區化時代。在郊區化過程中,首先出現的是人口(居住)郊區化,依次是制造業、商業服務和辦公業。隨著人口從中心區向郊區的遷移,經濟活動也開始向郊區遷移,郊區逐漸變成了就業人口的聚集地。1970年代,美國最大的15個城市中有72%的從業人員在郊區工作和生活,而只有28%的人仍然到市中心通勤。1970~1980年,美國的中心區減少了5%的藍領就業崗位,而郊區卻增加了20%;中心區增加了18%的服務業,而郊區卻相應地增加了53%①。
城市交通與城市發展 作者簡介
張文嘗,1938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導,曾任產業布局與區域發展研究室主任,從事專業:人文地理,側重于交通地理、區域發展,著作40余部,論文50余篇。主要著作:《空間運輸聯系》主編、《交通經濟帶》主編、《中國交通地理》副主編。馬清裕,1936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碩導,曾任城市與人口研究室主任,從事專業:人文地理,側重于城市地理、區域發展,著作30余部,論文40余篇。主要著作:《城市化與城市體系》副主編、《設市預測與規劃》副主編。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