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近代史學史-上.下-修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7252
- 條形碼:9787010087252 ; 978-7-01-00872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史學史-上.下-修訂本 本書特色
《中國近代史學史(修訂本)(套裝上下冊)》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中國近代史學史-上.下-修訂本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三編十一章七十余萬字的篇幅,系統地論述了自1840年至1919年的中國近代史學發展的歷程。作者將中國近代史學史作為一個新舊史學演變的歷史階段來研究,將其放在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哲學等廣闊的視野上加以透視,在每一時期以及每一章節中注意論述史學思想的社會政治背景和思想基礎,并揭示其發展的普遍規律,同時,又注意把握中國近代史學史發展的特殊規律。
中國近代史學史-上.下-修訂本 目錄
前言
**編 鴉片戰爭至太平天國革命時期的史學(1840—1864)
**章 鴉片戰爭前乾嘉考據史學的沒落和改革派史學的興起
**節 乾嘉考據史學的沒落
第二節 龔自珍的社會改革思想和史學
第三節 魏源和《圣武記》的編撰
第四節 張穆、何秋濤的邊疆歷史地理研究
第二章 鴉片戰爭時期改革派史學的發展
**節 外國史地研究的興起和《海國圖志》的編撰
第二節 梁廷柵、徐繼畬的外國史地研究
第三節 魏源、梁廷枬對鴉片戰爭史的研究
……
下冊目錄
中國近代史學史-上.下-修訂本 節選
《中國近代史學史(修訂本)(套裝上下冊)》以三編十一章七十余萬字的篇幅,系統地論述了自1840年至1919年的中國近代史學發展的歷程。作者將中國近代史學史作為一個新舊史學演變的歷史階段來研究,將其放在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哲學等廣闊的視野上加以透視,在每一時期以及每一章節中注意論述史學思想的社會政治背景和思想基礎,并揭示其發展的普遍規律,同時,又注意把握中國近代史學史發展的特殊規律。
中國近代史學史-上.下-修訂本 相關資料
雖未竟行,南宋卒賴是以自完其方部。”似乎是加強了方鎮實力才挽救了趙宋政權得以延續下來,這與當時的事實是不符合的,南宋王朝得以建立,完全是由于廣大人民奮起抵抗女真入侵中原的結果。何況,清與南宋王朝的情況完全不同,南宋與蒙古族統治集團的矛盾是國內兄弟民族之間的矛盾,是兄弟民族統治集團爭奪統治政權的斗爭,而鴉片戰爭后中國與外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是侵略與被侵略之間的矛盾,是國家民族間滅亡與被滅亡的關系,是中華民族救亡與圖存的斗爭,清貴族統治集團不顧國家民族利益來換取對中國入民的統治政權,不推翻清政權就無法取得抵抗外國侵略者的勝利。因此,當時的中國問題不是增強所謂地方方鎮的權力和勢力所能解決的。后來,所謂聯省自治的歷史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章太炎提出的所謂“知封建之說未必非,而郡縣之說未必韙①”的看法是錯誤的。他錯誤地認為,強大的地方勢力足以抵抗外國侵略者,而不了解地方勢力仍可為帝國主義者所收買和利用,歷史事實表明,帝國主義侵略者為尋找殖民地和市場,利用各自的條件,對中國的割據勢力進行勾結收買,采取分而治之,以達到控制或滅亡整個中國的目的。章太炎的錯誤之二,沒認真分析當時的世界形勢,而糾纏于歷史上的方鎮勢力橫行跋扈,不聽命于中央,是因為“武夫悍突之將,勇于趨利而未嘗知方,故浸尋至不可制”,如果換以文人為方鎮長官,則割據一方之類的問題可以避免,提出:“今以文臣,而懼其跳踉為桀寇,自唐以來,其孰睹之哉?”章太炎忽視或抽掉歷史的實質,來談論問題,自然不可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太平天國起義以后,迅速占領了大半個中國,清統治者面臨的局勢是“阽阽如累九丸”。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