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09326
- 條形碼:9787303109326 ; 978-7-303-10932-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 本書特色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課程改革教材之一。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 內容簡介
健康是每個人的寶貴財富之一,長壽又健康是人們共同的愿望,人們對身心健康的重視也標志著社會的進步。現在,人們已經清醒地認識到長生不老是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想,因為它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在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極限。根據生物學原理推算,人的壽命應該為100~150歲。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活七八十歲就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那么,能否把這丟失了的幾十年的生命找回來呢?根據健康水平我們可將人群分為三大類:約15%為健康人,70%~80%為亞健康人,而只有10%為病人。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醫療設備與醫療水平也在不斷改善,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亞健康的人與病人呢?其原因是與健康關系密切的五大因素正面臨著挑戰。**個因素是營養問題,第二個因素是運動問題,第三個因素是心理問題,第四個因素是環境問題,第五個因素是生活習慣問題。
人的生理需要是多方面的,只有合理的膳食結構才能滿足健康的需要,也就是說營養一定要均衡。要知道,一個人缺乏某些營養素或某些營養素過剩,都會引起一些疾病。18世紀法國著名的思想家與哲學家伏爾泰提出了“生命在于運動”的名言,這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是一樣的道理。這就告誡人們要經常進行適量的運動。也有人把運動看做與陽光、空氣、水一樣的重要,把它看做是健康的源泉。一個人健康的標準,不僅要身體健康,還要心理健康,這才是真正的健康。要知道,一個人心理的好壞關系到生命的潮起潮落。所以,每個人要經常調適心理,做到心理平衡。人類的發展靠兩個和諧相處,即人與人的和諧相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現在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在不斷惡化,空氣、水遭到了污染;我們吃的食物因過量施用化肥而品質下降,且有不少還有農藥殘留,房屋裝修中使用的很多材料也會造成室內的嚴重污染等。這些污染都在不知不覺中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21世紀對人類健康的*大威脅是什么?世界衛生組織告誡人們:21世紀對.人類健康的*大威脅是生活方式病。日益積累的不良生活習慣已經逐漸成為健康的隱患。
根據上面講到的影響人類健康的五大要素,我們編寫了本教材。其目的是讓我們知道如何均衡營養,如何適量運動和制定運動處方,如何調適心態和做到心理平衡,如何規避不利環境和如何去尋找、選擇、營造有利于健康的綠色環境,如何改掉不良生活習慣和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教材中所講的內容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做到了也就達到了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的目的,也就延長了健康年齡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時段,從而使生命充滿生機。開啟健康之門的鑰匙就在我們自己的手中,能及時開啟健康之門的人,快樂人生100年就不會是夢想了。今天,我們把*好的禮物一 健康知識奉獻給健康和亞健康的人們,目的是讓大家防病于未患。我們衷心希望人人都能享受到健康這一無形的財富,人人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幸福的家庭,人人都有健康的身體去參與社會的競爭。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 目錄
**節 健康概念
第二節 wh0近年提出的10條健康標準
第三節 影響健康的因素
第四節 健康的四大基石
第五節 生命狀態的劃分
第二章 人體營養素的分類和功能
**節 蛋白質——食物中生命的物質基礎
第二節 脂類——食物中的高能量物質
第三節 糖類——食物中*經濟的能量物質
第四節 維生素——食物中維持生命的要素
第五節 礦物質——生命不可缺少的元素
第六節 膳食纖維——人體消化系統不可缺少的清潔工
第七節 水——生命的載體
第八節 生物活性物質
第三章 植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
**節 谷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二節 薯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三節 豆類及其制品的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四節 葉菜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五節 瓜茄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六節 根莖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七節 蔥蒜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八節 果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九節 食用菌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四章 動物性食物的營養價值
**節 肉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二節 飛禽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三節 水產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四節 蛋類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五節 乳類及其制品的營養價值和作用
第六節 其他
第五章 營養素缺乏和過剩的影響
第六章 食物中毒及預防
第七章 人體構成與食物轉化形成
第八章 常見慢性生活方式病及預防
第九章 健康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 節選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與傳統教材相比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該教材由原來傳統知識體系的章節結構形式,改為工作過程的項目、模塊結構形式;教材中的項目來源于崗位工作任務分析確定的工作項目所設計的教學項目,教材中的模塊來源于完成工作項目的工作過程。第二,教材的內容不再依據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體系,而來源于相應崗位的工作內容。教學內容的選取依據完成崗位工作任務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建立在行業專家對相應崗位工作任務分析結果和專業教師深入行業進行崗位調研結果的基礎上。教材注重學生的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完成工作的能力。第三,教材不再停留在對課程內容的直接描述,而是十分注重對教學過程的設計,注重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在教材的各個項目之前,一般都提出了該項目應該完成的工作任務,該任務可能是學習性的工作任務,也可能是真實的工作任務。
營養與健康-公共課 相關資料
插圖:(一)蛋白質是人體的“建筑材料”蛋白質在人體內最重要的生理功用是構成和修補人體組織,如神經、肌肉、內臟、血液、骨骼,甚至指(趾)甲和頭發都含有蛋白質。成年人體約含蛋白質16.3 %,例如,一名體重60千克的成年人,蛋白質要占9.8 千克,相當于人體體重去掉水分后的42%~45%。身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組織細胞的更新、損傷后組織的修復,乃至疾病的康復,都需要蛋白質。所以每日都必須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作為構成和修補組織細胞的“建筑材料”。(二)蛋白質是構成酶和激素的重要成分人體的新陳代謝是通過成千上萬的化學反應來實現的,這些反應都需要酶來催化。酶能在正常體溫情況下,參加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如肌肉收縮、血液循環、呼吸、消化、神經傳導、感覺功能、能量轉化、信息加工、生長發育、繁殖以及思維活動等。如果沒有酶,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而酶的化學本質就是蛋白質。調節生理功能的多種激素,如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胰島素和促十二指腸液素等激素,也是由蛋白質或其衍生物構成的。所以,蛋白質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的作用。(三)構成抗體血液中有一種稱為抗體的物質,具有保護機體免受細菌和病毒的侵害,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這種物質也是由蛋白質構成的。近年研制成功的干擾素(有抑制病毒和抗癌作用)就是一種蛋白質和糖的復合物。(四)調節滲透壓正常人血漿與組織液之間水分的不斷交換并保持平衡,與血漿中電解質的總量和肢體蛋白質的濃度有很大關系。在組織液與血漿電解質濃度相等時,兩者間水分的分布就取決于血漿中蛋白質的濃度。若膳食中長期缺乏蛋白質,血漿蛋白質的含量便降低,血液內的水分便會過多地滲入周圍組織,造成營養性水腫。(五)供給能量雖然蛋白質在體內的主要功用不是供給能量,但陳舊的或已經破損的組織細胞中的蛋白質也會不斷分解而釋放能量。另外,從食物中攝入的蛋白質有些不符合人體需要的,或者數量過多的,也將被氧化分解而釋放能量。所以,蛋白質也有供給能量的功用。三、蛋白質與人體抗病能力人類歷史反復證明瘟疫的流行與天災人禍所造成的饑餓有密切關系。貧困兒童中肺結核的發病率比小康或富裕兒童中的發病率高。歷史上,天花、痢疾、傷寒和霍亂等傳染病的流行經常發生在城市貧民區,雖然居住過分擁擠和衛生條件差,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傳播,但反復感染和嚴重感染者常伴有營養不良。營養不良使機體的免疫力降低,對感染的敏感性增加。感染反過來又可造成營養不良,使感染加重。蛋白質營養不良對免疫器官的發育、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都有重要影響。蛋白質營養不良可使胸腺萎縮,淋巴細胞不能分化成熟,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脾和淋巴結中的淋巴細胞也減少。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