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布什政府的中東公共外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237494
- 條形碼:9787501237494 ; 978-7-5012-3749-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布什政府的中東公共外交 本書特色
《布什政府中東公共外交》:北京外國語大學2008年度博士文庫系列
布什政府的中東公共外交 內容簡介
美國是一個十分注重意識形態的國家。它歷來講美國的特殊使命和命運,講美國例外論,強調美國價值觀念的普世意義,把美國的外交政策建筑在美國的價值觀念之上是美國決策者的口頭禪。冷戰結束后,美國外交中的意識形態因素并沒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強。克林頓政府把推廣民主作為外交政策的三個支柱之一。到了喬治·沃克·布什時期,外交中的意識形態因素被強調到了極致,推廣民主被視為美國外交的終極目標。布什總統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說、賴斯國務卿的許多講話都不厭其煩地闡述這一點。公共外交為何在喬治·沃克·布什時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呢?筆者以為起碼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冷戰的結束被許多美國政界和學界人士看作是美國意識形態對蘇聯意識形態的勝利,他們興高采烈地慶祝美國單極世界的到來。但恰恰是冷戰結束之后,世界各地悄然出現了“反美主義”。這實在是令美國決策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在他們看來,美國的價值觀念比別人的都好,美國是善的代表,美國所做的一切是在“替天行道”,為何會有這么多的人對美國不滿,甚至反對美國?在“9·11”以后,布什和一些美國高官一再問:“他們為什么反對我們?”國務院還主持了兩次關于全世界反美主義的專題討論會,一次是穆斯林世界學者的會,一次是非穆斯林世界學者的會。筆者應邀參加了后一個會,它于2002年9月在馬里蘭州舉行。與會的國務院高官總結說,在穆斯林世界的反美主義是仇恨,在非穆斯林世界的反美主義是不滿。
布什政府的中東公共外交 目錄
布什政府的中東公共外交 節選
《布什政府中東公共外交》內容簡介:美國是一個十分注重意識形態的國家。它歷來講美國的特殊使命和命運,講美國例外論,強調美國價值觀念的普世意義,把美國的外交政策建筑在美國的價值觀念之上是美國決策者的口頭禪。冷戰結束后,美國外交中的意識形態因素并沒有削弱,反而有所增強。克林頓政府把推廣民主作為外交政策的三個支柱之一。到了喬治·沃克·布什時期,外交中的意識形態因素被強調到了極致,推廣民主被視為美國外交的終極目標。布什總統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說、賴斯國務卿的許多講話都不厭其煩地闡述這一點。公共外交為何在喬治·沃克·布什時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呢?筆者以為起碼有這樣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冷戰的結束被許多美國政界和學界人士看作是美國意識形態對蘇聯意識形態的勝利,他們興高采烈地慶祝美國單極世界的到來。但恰恰是冷戰結束之后,世界各地悄然出現了“反美主義”。這實在是令美國決策者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在他們看來,美國的價值觀念比別人的都好,美國是善的代表,美國所做的一切是在“替天行道”,為何會有這么多的人對美國不滿,甚至反對美國?在“9·11”以后,布什和一些美國高官一再問:“他們為什么反對我們?”國務院還主持了兩次關于全世界反美主義的專題討論會,一次是穆斯林世界學者的會,一次是非穆斯林世界學者的會。筆者應邀參加了后一個會,它于2002年9月在馬里蘭州舉行。與會的國務院高官總結說,在穆斯林世界的反美主義是仇恨,在非穆斯林世界的反美主義是不滿。
布什政府的中東公共外交 相關資料
美國是-個十分注重意識形態的國家。它歷來講美國的特殊使命和命運,講美國例外論,強調美國價值觀念的普世意義,把美國的外交政策建筑在美國的價值觀念之上是美國決策者的口頭禪。 ——陶文釗 當今時代的公共外交是基于傳統,又超越傳統。其功能不僅僅在于改善國家形象,增強國家軟實力,而且包括信息戰、政治戰和心理戰。 ——邁克爾•沃勒(j.michael waller) 公共外交不能代替良好的外交政策。 ——約瑟夫•奈(josephs.nye) 美國應該檢討自己的外交政策,避免公共外交陷入美化自身而丑化對方。否則,美國的公共外交只能淪為令人厭倦、甚至會導致敵意的“宣傳機器”。 ——拉密斯•安多尼(lamis andoni) 政治現實主義認為,不應該將某個國家的道德追求等同于普遍的道德規范。要知道,這兩者之間存在根本的區別。如果將這兩者混為一談,用普世道德來掩飾自已的愿望與行動,并認為自己在執行上帝的旨意,那這樣的做法無疑是對上帝的褻瀆。 ——漢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
布什政府的中東公共外交 作者簡介
仵勝奇,1973年10月出生,陜西合陽人,北京外國語大學講師。2004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獲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同年9月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美國研究系攻讀政治學(國際政治專業)博士,2007年7月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國外交與中美關系。曾在香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訪學。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蘭州學刊》等報刊發表論文三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