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大學校長訪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7955
- 條形碼:9787010087955 ; 978-7-01-008795-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校長訪談 內容簡介
本書是大學校長訪談錄,書中具體包括了:《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大學校長需緊抓“五學”和“兩力”》、《香港城市大學原校長張信剛:人才引進,不要浪費金融》、《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創新教育不能僅限于優秀學生》、《中國計量學院校長林建忠:高海拔起步挾特色進步》等文章。
大學校長訪談 目錄
序二中華復興盼祭酒
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大學校長需緊抓“五學”和“兩力”
大連海事大學校長王祖溫:抖擻百年海大精神 向世界
一流高等航海學府邁進
大連理工大學校長歐進萍:大學要引領未來
香港城市大學原校長張信剛:人才引進,不要浪費金融
危機帶來的機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孫武學:明確辦學定位 科技服務“三農”
中國石油大學校長張來斌:“特色”是大學生存與發展的靈魂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大學發展必須循序漸進科技
創新源于學術基礎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創新教育不能僅限于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是學科建設
天津大學校長龔克:從新時代“實事”出發 “求”大學育人之“是”
大連大學校長潘成勝:努力把大連大學建設成為全國
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地方大學
蘇州大學校長朱秀林:在固守和變革間保持張力
安徽大學校長黃德寬:堅守理想不隨社會起舞
中國計量學院校長林建忠:高海拔起步挾特色進步
揚州大學校長郭榮:領跑合并高校的內涵建設
中國海洋大學校長吳德星:立足謀海濟國 培養碩學宏材
燕山大學校長劉宏民:在負重奮進中實現全面提升
浙江工商大學校長胡建淼:如何做好“改革校長 法治
校長體育校長”
浙江林學院校長周國模:普及生態理念建設生態大學
江蘇大學校長袁壽其:突出特色 堅持走高水平大學建設之路
西北大學校長喬學光:立足三秦大地堅持開門辦學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徐金梧:依托行業優勢培養創新人才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鄭南寧:一流大學更應重視學生思想培育
附錄大學再造與教育家校長
后記對話中國大學校長
大學校長訪談 節選
《大學校長訪談》是大學校長訪談錄,書中具體包括了:《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大學校長需緊抓“五學”和“兩力”》、《香港城市大學原校長張信剛:人才引進,不要浪費金融》、《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創新教育不能僅限于優秀學生》、《中國計量學院校長林建忠:高海拔起步挾特色進步》等文章。
大學校長訪談 相關資料
插圖:記者:目前,很多高校都針對創新型人才培養進行了一定的努力和探索,在您看來,成效如何?還有哪些不足?您覺得高校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把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王祖溫:我一直覺得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個重大命題。在第二屆大學校長論壇上,這也是個焦點問題。實際上,中國的高中畢業生經過12年的應試教育,很多創造性已經被泯滅了,為什么?上學天天就是學習,背、記,然后如何從小學考上好的初中,如何從好的初中考上好的高中,如何從好的高中考上好的大學。孩子們只有通過快樂的童年,才可能更大開發他們的大腦潛力,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童年本來是培養孩子們接受各種事物的興趣,并保留這種興趣的階段。但是,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卻把孩子們的興趣給弄沒了。另外,我們的大部分大學教師也是按照同樣的培養模式走過來的,嚴格地說,他們本身就缺乏創造性思維模式和方法。用這樣的老師來教育這樣的學生,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我想只有從基礎教育開始做好,大學才可能有機會培養創新型人才。記者:作為一個大學校長,您是怎么看待學術腐敗的?王祖溫: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我們那個年代讀研究生,信息是有限的,寫文章要跑到北京圖書館去查資料,查完之后復印,復印之后再帶回去,老師對于我們的文章是抄襲的還是剽竊的,一清二楚。現在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的信息量非常大,老師不可能把所有網上的東西都看遍,所以只能是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 后記 一提到“大學校長”,一群民族的文化精英便很容易被記起:被毛澤東譽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留下“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傳世名言的梅貽琦;提出“吾人為新南開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國’、‘服務中國’二語”的張伯苓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