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179514
- 條形碼:9787811179514 ; 978-7-81117-95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 內容簡介
我國知名養羊專家王金文研究員和他的科研團隊,長期在山東省菏澤及其毗鄰地區——小尾寒羊中心產區從事小尾寒羊的專門研究和開發利用工作,對小尾寒羊的生物學特性、種質特性、繁殖特性及多胎基因、生態特性、健康養殖和疫病防治、無公害優質羊肉生產,以及“斗羊”的選擇培育和利用等了如指掌,同時積累了大量的飼養、繁育、疫病防治、開發利用小尾寒羊等資料、經驗和教訓,并將這些資料和經驗整理成冊,撰寫出《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這部書;目的在于向人們全面、系統、深入介紹我國國寶級品種,同時也為人們正確認識小尾寒羊、科學合理利用和開發小尾寒羊提供不可多得的經驗。因此,本書是一部珍貴的、很有參考價值的專著。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 目錄
**節 小尾寒羊在肉羊生產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 育成與發展史
第三節 主要經濟性狀
第四節 開發與利用
第二章 種質特性與生產性能
**節 生物學特性
第二節 種質特性
第三節 生理與生化特性
第三章 自然生態環境與引種
**節 產區自然與生態條件
第二節 生態環境對小尾寒羊的影響
第三節 適應能力
第四節 引種方法
第五節 引種實踐與效果
第六節 失敗原因與成功經驗
第四章 選育提高與雜交利用
**節 個體鑒定
第二節 選種
第三節 選配
第四節 品系繁育
第五節 本品種選育
第六節 雜交與利用
第五章 小尾寒羊多胎基因研究與應用
**節 fecb基因對多胎性能的影響
第二節 fecx基因對多胎性能的影響
第三節 褪黑激素受體基因對多胎性能的影響
第四節 其他遺傳標記對多胎性能的影響
第五節 小尾寒羊與雜交羊多胎基因檢測
第六章 繁殖機能與調控
**節 生殖生理
第二節 配種與受精
第三節 分娩
第四節 繁殖力
第五節 發情控制
第六節 人工授精
第七節 胚胎移植
第七章 常用飼料的營養特點與調制
**節 小尾寒羊的消化代謝特點
第二節 常用飼料的營養特點
第三節 飼料加工調制方法
第四節 精粗飼料間組合效應及調控技術
第八章 營養需要與日糧配合
**節 營養需要
第二節 飼養標準
第三節 日糧配合
第四節 營養調控
第九章 生態養殖與羔羊培育
**節 生態養殖
第二節 種公羊的舍飼與管理
第三節 繁殖母羊的飼養管理
第四節 羔羊培育
第十章 優質無公害肉羊生產
**節 健康無公害養殖與調控
第二節 小尾寒羊羔羊育肥
第三節 雜交羔羊育肥
第四節 羔羊育肥技術規程與示范
第十一章 斗羊
**節 斗羊的歷史習俗與傳承
第二節 斗羊的選擇與培育
第三節 競賽
第十二章 屠宰與加工
**節 屠宰與貯藏
第二節 羊肉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功能
第三節 羊皮
第十三章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情況調查
**節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生產性能調查
第二節 菏澤市小尾寒羊生產利用情況調查
附錄1 小尾寒羊品種標準
附錄2 小尾寒羊飼養標準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 節選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是一部珍貴的、很有參考價值的專著。我國知名養羊專家王金文研究員和他的科研團隊,長期在山東省菏澤及其毗鄰地區——小尾寒羊中心產區從事小尾寒羊的專門研究和開發利用工作,對小尾寒羊的生物學特性、種質特性、繁殖特性及多胎基因、生態特性、健康養殖和疫病防治、無公害優質羊肉生產,以及“斗羊”的選擇培育和利用等了如指掌,同時積累了大量的飼養、繁育、疫病防治、開發利用小尾寒羊等資料、經驗和教訓,并將這些資料和經驗整理成冊,撰寫出《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這部書;目的在于向人們全面、系統、深入介紹我國國寶級品種,同時也為人們正確認識小尾寒羊、科學合理利用和開發小尾寒羊提供不可多得的經驗。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 相關資料
插圖:(二)分布小尾寒羊原產于魯、豫、蘇、皖四省交界的黃河沖積平原,中心產區為山東省菏澤市和濟寧市西部,即黃河以南、京杭運河以西、黃河故道以北的三角地帶。近年來,文獻資料中常這樣記載,小尾寒羊產區在山東省西南部、河南省東北部、河北南部以及江蘇和安徽北部一帶。中心產區在山東省西南部,主要分布在菏澤市的鄆城縣、鄄城縣、巨野縣,濟寧市的梁山縣、嘉祥縣、汶上縣,泰安市的東平縣,聊城市的陽谷縣、東阿縣及毗鄰縣區。(四)育成經過與主要措施小尾寒羊的選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在群選群育過程中,促使小尾寒羊育成的自然和社會生態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1.環境變化 蒙古羊產地是在我國北方牧區內蒙古大草原,以放牧為主。遷徙到氣候溫暖、草料富足的農區,以農家小群飼養為主,在氣候適宜、飼養管理較好的條件下,促使其生長發育速度加快,體型逐步增大,繁殖生產能力逐步得到提高。2.生活需求 吃羔羊肉是產區群眾的第一大需求。小尾寒羊產區群眾對羊肉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當地的回族對羊肉需求量更大。社會對羊肉的需求,促使小尾寒羊向肉用型方向發展。據史料記載,小尾寒羊在中原發展和形成過程中,都是以生產羔羊肉為主,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小尾寒羊還是以吃羔羊肉為主要用途。羔羊不分公母,不足1歲就屠宰上市。除種用公羊外,基本當年都要出欄。穿皮襖是當地群眾特別是中老年人的第二大需求,在小尾寒羊產區“二毛皮”、“大毛皮”、“大一生”、“小一生”的羊皮都是重要的制裘原料。產區群眾在裘皮加工方面獨具特色,生產的優質裘皮除供給當地富人穿著外,歷史上還供應國內外裘皮市場。利用加工鞣制好的小尾寒羊裘皮制作的冬衣,當地稱皮棉襖或皮大衣,是中老年人冬天御寒的最佳穿著,也曾是民間展示家庭生活水平的象征。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這兩大需求,產區群眾對寒羊朝著肉、裘方向進行了定向選擇和培育。3.崇尚多羔 隨著小尾寒羊選種選配工作的開展,群眾對多羔母羊選擇強度逐漸加大,使小尾寒羊繁殖能力得到了不斷提高。蒙古羊在北方牧區年產一胎,每胎一羔,而小尾寒羊現階段的繁殖能力是蒙古羊的3~4倍,這種優異特性是群眾長期選育的結果。比如,產區養殖戶的小尾寒羊產了4羔以上,周圍鄉親們都羨慕不已;同時詢問母羊是從哪里來,用誰家公羊配的種,這就自然而然奠定了農戶分散養羊選種選配的基
小尾寒羊種質特性與利用 作者簡介
王金文,男,研究員,1956年12月生,山東省茌平縣人。1979年畢業于山東農學院,長期從事動物營養與肉羊生產技術研究工作。曾任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畜牧獸醫(飼料)研究所副所長。現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中國畜牧業協會羊業分會專家組成員,中國畜牧獸醫學會養羊學分會常務理事:山東畜牧獸醫學會畜牧工程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主持省以上科研開發項目多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4項。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后到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學習考察畜牧業科研、養羊生產和農業產業化。近年來,主持和參加了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和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重大項目。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多篇,主編和參編科技著作6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