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趣味物理學問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690818
- 條形碼:9787500690818 ; 978-7-5006-908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趣味物理學問答 本書特色
《趣味物理學問答》由俄羅斯著名科普作家雅·依·別萊利曼編著。席書是別萊利曼眾多作品之一,初版于20世紀早期,以后曾多次修訂重版,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出版發行。 同本系列其他圖書一樣,為保持原書的風格并紀念別萊利曼這位偉大的科普作家,編者保留、沿用了當年的鋼筆畫插圖風格,重新制作了全部插圖。希望廣大愛科學、愛讀科學的讀者,以及長期以來一直喜愛別萊利曼作品的讀者能夠喜歡這本書。
趣味物理學問答 內容簡介
《趣味物理學問答》是俄羅斯著名科普作家別萊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
在物理學領域,存在一個很常見的奇怪現象——很多對物理感興趣的讀者都去過早地關注物理學科領域的*新成果。很少有人去關注并鞏固自己的物理學基礎知識,很多人認為物理學的基礎就是能背下一些定律,公式等,物理學的發展都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沒有堅實的物理學基礎你無法正確、完整地理解物理學新進展。
《趣味物理學問答》可以被看作一本涉獵較廣的物理學“問答測驗”,它能幫助測驗出善于思考的讀者實際掌握物理基礎知識的程度,書中的問題雖然乍看簡單。但實際上答案經常讓讀者意想不到——每個人都準備脫口說出答案,但答案卻是錯誤的;原因就在于讀者們并沒有真正理解掌握那些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貌似已經“掌握”的知識。
本書旨在告訴讀者,基礎物理領域的內容遠比很多人想像的要豐富得多。并且糾正那些平時常見的錯誤的物理學觀點。希望通過這樣的“趣味問答測驗”,鼓勵讀者批評性地“溫故”并認真檢測自己的物理學知識。從而輕松地走進物理學的大門。
趣味物理學問答 目錄
1.1 比米更大的長度單位
1.2 升和立方分米
1.3 *小的長度單位
1.4 *大的長度單位
1.5 輕金屬,比水還輕的金屬
1.6 密度*大的物質
1.7 五人島上
1.8 蜘蛛絲的重量
1.9 埃菲爾鐵塔模型
1.10 手指上的1000個大氣壓
1.11 昆蟲的力氣
1.12 河上的槳手
1.13 系在氣球上的旗子
1.14 水面上的波紋
1.15 瓶子和輪船
1.16 慣性定律和生物
1.17 運動和內力
1.18 摩擦是一種力
1.19 摩擦和動物的運動
1.20 繩索的拉力
1.21 馬德堡半球
1.22 彈簧秤
1.23 在秤盤上蹲下
1.24 在氣球里
1.25 瓶子里的蒼蠅
1.26 麥克斯韋擺輪
……
第2章 液體的性質
第3章 氣體的性質
第4章 熱現象
第5章 聲現象與光現象
第6章 其他一些問題
趣味物理學問答 節選
《趣味物理學問答》是俄羅斯著名科普作家別萊利曼百余部作品之一。在物理學領域,存在一個很常見的奇怪現象——很多對物理感興趣的讀者都去過早地關注物理學科領域的*新成果。很少有人去關注并鞏固自己的物理學基礎知識,很多人認為物理學的基礎就是能背下一些定律,公式等,物理學的發展都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沒有堅實的物理學基礎你無法正確、完整地理解物理學新進展。《趣味物理學問答》可以被看作一本涉獵較廣的物理學“問答測驗”,它能幫助測驗出善于思考的讀者實際掌握物理基礎知識的程度,書中的問題雖然乍看簡單。但實際上答案經常讓讀者意想不到——每個人都準備脫口說出答案,但答案卻是錯誤的;原因就在于讀者們并沒有真正理解掌握那些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貌似已經“掌握”的知識。本書旨在告訴讀者,基礎物理領域的內容遠比很多人想像的要豐富得多。并且糾正那些平時常見的錯誤的物理學觀點。希望通過這樣的“趣味問答測驗”,鼓勵讀者批評性地“溫故”并認真檢測自己的物理學知識。從而輕松地走進物理學的大門。
趣味物理學問答 作者簡介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別萊利曼(1882—1942)不是一個可以用“學者”這個詞的本意來形容的學者。他沒有過科學發現,沒有過什么稱號,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科學;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家,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家艷羨不已。 別萊利曼誕生于俄國格羅德省別洛斯托克市。他17歲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1909年畢業于圣彼得堡林學院,之后便全力從事教學與科學寫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后來完成一系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了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了蘇聯第一份科普雜志《在大自然的實驗室里》并任主編。1925~1932年,擔任時代出版社理事,組織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5年,他創辦和主持列寧格勒(圣彼得堡)“趣味科學之家”博物館,開展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反法西斯侵略的衛國戰爭中,還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這也是他幾十年科普生涯的最后奉獻。在德國法西斯侵略軍圍困列寧格勒期間,這位對世界科普事業做出非凡貢獻的趣味科學大師不幸于1942年3月16日辭世。
別萊利曼一生寫了105本書,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經再版幾十次,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圍再版發行,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凡是讀過別萊利曼的趣味科學讀物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優美、流暢、充實和趣味化而傾倒。他將文學語言和科學語言完美地結合,將生活實際與科學理論巧妙聯系:能把一個問題、一個原理敘述得簡潔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妙趣橫生——使人忘記自己是在讀書、學習,而倒像是在聽什么新奇的故事。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9年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傳回了航天學史上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其中拍到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后來被命名為“別萊利曼”環形山,用以紀念這位卓越的科普大師。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