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財務報告粉飾手法的識別與防范 版權信息
- ISBN:7810782088
- 條形碼:9787810782081 ; 978-7-81078-208-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務報告粉飾手法的識別與防范 本書特色
作者鄭重聲明:
1.本書所有案例都以近年真實的公司事件為背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作者對其中部分案例做了技術性處理,以虛擬企業的身價出現,敬告諸君切勿對號入座。
2.為了有效防范財務報告粉飾,本書列舉了上百種財務報告粉飾方法,但僅供讀者研究參考分析,不構成具體的操作建議。這些方法既可以正確使用,也可能被心術不正的用于誤導分析者。本書作者的立場是:在有效的資本市中,這些粉飾手法是逃不過市場法眼的,市場是能看透的,使用者風險自擔。
3.財務報告粉飾識別方法歷來都是反應性的,它滯后于會計實踐,隨實踐發展而發展,故切勿以靜態、停滯的眼光看待識別方法。就像研究黑客技術可以快速提高電腦技術水平一樣,研究財務報告粉飾技術也可以快速增強對財務會計原理、技術和方法的認識。這是一種另類、但很有效的學習方法。
財務報告粉飾手法的識別與防范 內容簡介
防范財務報告粉飾,提高財務信息質量,是一項極其復雜艱巨的系統工 程,全書分三個部分對此進行探討:**章,財務報告粉飾手法分析;第二章,財務 報告粉飾手法識別;第三章,財務報告粉飾防范體系構筑。本書的特點是:
1. 它以新修訂的《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和財政部于2001年1月 1日發布的新《企業會計制度》為分析背景,以投資者、債權人和廣大會計相關人士 普遍關心的財務報告粉飾問題為研究分析對象,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本書所有案例都以近年真實的公司事件為背景。沒有案例,就沒有教育和 學習,就沒有研究和進步。但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作者對其中的部分案例做了 技術性處理,以虛擬企業的身份出現,敬告諸君切勿對號入座。另外需要指出的 是,書中的許多案例資料大多來源于附錄的參考文獻中,但其中有些資料是作者多 年教學積累的,已找不到*原始出處,故本書正文一律沒有指明資料來源,如有讀 者能夠指出,請與作者聯系,以便在修訂時補上,作者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
3.為了有效地防范財務報告粉飾,本書列舉了諸多粉飾方法,但僅供讀者研 究參考分析,不構成具體的操作建議,這些方法既可以正確使用,也可能被心術不 正的人用于誤導分析者。本書作者的立場是:在有效的資本市場中,這些粉飾手法 是逃不過市場法眼的,市場是能看透的(SeeThrongh),使用者風險自擔。
4.系統地闡述財務報告粉飾識別方法是本書的一大特色,它主要是介紹若干 實用方法以免分析者踩上公司財務報告粉飾的“地雷”,將報告“陷阱”誤認為是“餡 餅”。但財務報告粉飾識別方法歷來都是反應性的,它滯后于會計實踐,隨實踐發 展而發展,故切勿以靜態、停滯的眼光看待識別方法。就像研究黑客技術可以快速 提高電腦技術水平一樣,研究財務報告粉飾技術也可以快速增強對會計原理、制 度、方法的認識。這是一種另類、但很有效的學習方法。使我們意識到了我們原有 會計思維的盲點和局限,促使我們修補我們的會計制度和方法。
5.我國的證券市場和會計市場還處于發展時期,遠未達到成熟,這表現在上 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程度、相關法規與制度的科學程度、政府部門的市場化程度 等諸多方面,而這些不足之處又交織在一起,集中體現為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粉飾 問題,為此,我們說,建立財務報告粉飾防范體系是一項極其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 由于我國市場化進程的加速,市場力量對該問題的解決已經、且越來越發揮著極其 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這一防范體系的重中之重就在于完善內外部公司治 理結構、完善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建設、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加強政府監管和引 入司法介入制度。而財務報告粉飾防范體系也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防范體系則是 萬萬不能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財務報告粉飾防范體系的研究在任何時期都是*重 要的。
財務報告粉飾手法的識別與防范 目錄
——會計魔術和數字游戲
**節 虛構和掩飾經濟交易事實
第二節 利用常規會計處理
第三節 利用關聯交易
第四節 利用資本經營
第五節 某些特殊行業財務報告粉飾的手段
第二章 財務報告粉飾手法識別
——借我一雙慧眼,看穿會計陷阱和黑洞
**節 公司經營環境信號識別法
第二節 財務報告粉飾動機識別法
第三節 資產負債表項目粉飾識別法
第四節 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項目粉飾識別法
第五節 差錯財務比率識別法
第六節 特定問題相關識別法
第三章 財務報告粉飾防范體系構筑
——財務報告粉飾終結者
**節 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
第二節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結構
第三節 完善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
第四節 完善注冊會計師制度
第五節 政府監管和司法介入
附錄
附錄1 2001年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分析要點
附錄2 證監會發布2001印年度《年報準則》的內容及變化
主要參考文獻
財務報告粉飾手法的識別與防范 作者簡介
吳革,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會計系教授,中國金融會計學會第四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1989年畢業于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4年畢業于天津南開大學會計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成本管理會計、會計實務和國際會計。在《會計研究》、《南開管理評論》等專業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十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財務與會計導刊》全文轉載。出版專著有《簡明國際會計》、《現代管理會計》、《國際會計產權制度研究》、《財務報告粉飾手法的識別與防范》、《財務報告陷阱》、《跨越財務報告陷阱》、《中國會計國際化))和《財務迷城》等。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