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國學基礎文庫 詩經講義稿 版權信息
- ISBN:7300059627
- 條形碼:9787300059624 ; 978-7-300-05962-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基礎文庫 詩經講義稿 本書特色
《詩經講義稿》是傅斯年先生講授《詩經》時的課堂講義,也是近現代研究《詩經》的重要文獻。講義融考證和流疏為一體,在此書中,傅先生發幽闡微,提出許多特異的見解,雖為學術著作,但并不深奧,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是國學愛好者與研究者常備的一部資料文獻。《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也是傅先生任教期間的講稿,雖未*終完成,但目前現存部分亦在許多真知灼見,其中涉及《詩經》部分可與《詩經講義稿》參看,而對漢以前文學的考證論述,尤其卓異。
國學基礎文庫 詩經講義稿 內容簡介
下列關涉(詩經》之講義十二篇,大體寫就于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其《周頌》一篇,十一月所寫,論文辭之一節,次年一月所補也。日中無暇,每晚十一時動筆寫之,一日之勞,已感倦怠,日之夕矣,乃須抽思,故文辭不遑修飾,思想偶涉枝節。講義之用本以代言,事既同于談話,理無取乎斷飾,則文言白話參差不齊之語,疏說校訂交錯無分之章,聊借此意自解而已。其中頗有新義,深愧語焉不詳,此實初稿,將隨時刪定,一年之后,此時面目*好無一存也。此為論經之上卷,所敷陳諸題多為敘錄《詩經》而設,中卷將專論語言文字中事,下卷則談《詩經》旁涉所及之問題,均非今年所能寫就。若所寫就者,幸同學匡其失正其
誤也。
-詩三百篇”自是一代文辭之盛,抑之者以為不過椎輪,揚之者以為超越李杜,皆非其實。文學無所謂進步,成一種有機體之發展則有之。故一詩之美,可以超脫時間,并非后來居上;而一體之成,由少而壯,既壯則老,文學亦不免此形役也。《詩經》之辭,有可以奕年永世者,《詩經》之體,乃不若五言七言之盛,則亦時代為之耳。欣賞之盛,盡隨主觀,鳩摩羅什有言,嚼飯與人,乃令嘔吐。故講習《詩經》*宜致力者,為文字語言之事,茲編未之及,留待中卷,以此事繁博非短時整理所能得其條貫。若論文辭一節,應人之請強為主觀之事作解說,恐去講章無幾,刪之亦可也。
《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擬目中三節涉及《詩經》者(第二篇四、五、八),即以此卷代之。此卷所論為敘錄《詩經》,文學史中所應述說,理非二事,故不別作。
國學基礎文庫 詩經講義稿 目錄
敘語
泛論《詩經》學
一、西漢《詩》學
二、《毛詩》
三、宋代《詩》學
……
國學基礎文庫 詩經講義稿 作者簡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生于山東聊城。中國近代文史語言學家、教育家,畢生提倡白話文學,宣揚新思潮。先后就讀于北京大學、英國有丁堡大學、倫敦大學、德國柏大學。回國后歷任中山學國文系、歷史系主任兼文學院院長。1928年應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之聘,籌辦歷史語言研究所,并出任所長。1949年隨歷史研究所遷往臺北,并兼任臺灣大學校長。著作有《詩經講義稿》、《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性命古訓辨證》、《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等。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