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07640
- 條形碼:9787509607640 ; 978-7-5096-076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 本書特色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研究了電子金融自主創新的動力機制、規范機制、融資機制等一系列影響因素,以及創新戰略、技術創新體系、電子金融技術能力等復雜影響因素,進而提出了提高我國電子金融自主創新能力的中長期對策建議。金融是“不可不察”的“國之利器”,而電子金融則是這個“國之利器”的當代實現形式。電子金融是金融制度、金融技術、金融管理的結合體,對于提高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輔助實現我國金融現代化具有戰略意義。在終端應用層面,我國已經具有一定的優勢.如中國工商銀行的個人網銀產品;在源頭技術層面,我國基礎軟件、高端硬件依賴國外,金融安全的獨立性存在隱患。這樣,通過自主創新來克服目前制約我國電子金融發展的深層次困難.就顯得很有意義。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 內容簡介
簡介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研究了電子金融自主創新的動力機制、規范機制、融資機制等一系列影響因素,以及創新戰略、技術創新體系、電子金融技術能力等復雜影響因素,進而提出了提高我國電子金融自主創新能力的中長期對策建議。 金融是“不可不察”的“國之利器”,而電子金融則是這個“國之利器”的當代實現形式。電子金融是金融制度、金融技術、金融管理的結合體,對于提高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輔助實現我國金融現代化具有戰略意義。在終端應用層面,我國已經具有一定的優勢.如中國工商銀行的個人網銀產品;在源頭技術層面,我國基礎軟件、高端硬件依賴國外,金融安全的獨立性存在隱患。這樣,通過自主創新來克服目前制約我國電子金融發展的深層次困難.就顯得很有意義。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 目錄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 節選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主要研究電子金融自主創新的主要影響因素,進而提出了促進電子金融自主創新的中長期對策建議,從而提高我國電子金融的自主創新能力。《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①由于電子金融自主創新是計算機技術、金融業務、金融企業管理、金融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更好地研究電子金融自主創新的影響因素,就必然要結合相應的技術、業務、管理進行交叉學科研究。這是《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研究方法的顯著特點。②技術創新學是一門新興學科,主要對各種創新形式如市場創新、組織創新、創新戰略等展開研究,而創新管理學則對技術創新體系、技術能力、創新組織等展開研究。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是在綜合技術創新學、創新管理學、金融學、計算機等學科的基礎上提出來的。③數理分析。《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對電子金融自主創新的現狀、影響因素等展開調研,利用統計結果進行數理分析,得出了許多有益的結論。④中外電子金融自主創新影響因素排序的比較研究。通過比較研究,找出中外電子金融自主創新制度方面的差距。發現了我們的不足,就可以更好地提出對策建議。
我國金融電子化自主創新對策研究 作者簡介
施慧洪,1972年11月出生。工學學士(計算機專業),經濟學碩士(金融方向),管理學博士。1993年于中國人民銀行從事電子金融開發與維護,2001年后專注于電子金融研究。現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從事電子金融等專業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電子金融分會百人專家團成員之一。先后參編參著著作7部,于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2006年主持北京市“十一五”社科規劃項目“電子金融業自主創新與成長路徑問題研究”。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