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芥川龍之介精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18614
- 條形碼:9787540218614 ; 978-7-5402-186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芥川龍之介精選集 本書特色
20世紀初日本“新思潮派”文學的代表,*具有世界影響的日本作家之一,素有“鬼才”之譽。以他的名字設立的“芥川文學獎”代表了日本文學的*高成就。本書不僅收錄了芥川龍之介*富代表性的大量短篇小說,還有他的許多隨筆散文,全面地展現了這位文壇巨匠的高超水準。
芥川龍之介精選集 內容簡介
芥川龍之介的一生,正像《地獄變》里的良秀一樣,是一個悲劇結局。他雖然才氣橫溢,極具浪漫氣質,對現實的態度卻是嚴肅的。他深入現實,探討人生,結果“看到的是資本主義產生的罪惡”(《傻瓜的一生》);也曾不斷追求過理想,得到的卻總是幻滅的悲哀。雖然他看到無產階級力量的興起,對他們“抱有相當的希望”,認為只有無產階級文學才能“如煤炭一般發出黑油油的光芒,具有詩的莊嚴”,達到“藝術的極致”。但又認為自己的“靈魂上打著階級的烙印”,“不能超越時代”,也“不能超越階級”(《文藝的,過于文藝的》)。盡管他“不像契訶夫那樣,對新時代發出絕望的笑聲,但也缺乏擁抱新時代的熱情”(《致青野季吉函》)。他極感矛盾,深為痛苦,覺得“人生比地獄還要地獄”(《侏儒的話》)。他雖然也想“奮力掙扎”,“重新做起”(《遺稿·暗中問答》),然而,他已“精疲力竭”,“拄著一把缺了刃的細劍”(《傻瓜的一生》),終于在現實面前“敗北”。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正當人生旅途之半,在大有作為的年紀,芥川龍之介心懷對未來的“恍惚不安”,服安眠藥,自殺身亡。 芥川之死,令日本舉國震驚,《東京日日新聞》等各大媒體,都以整版篇幅報道他棄世的消息。文壇更是不勝痛惜,認為他的死,標志一個文學時代的結束。“他的文學,是逐漸上升到自我否定的具體表現。他的虛無精神,在階級社會發展時期,具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意義。”(宮本顯治《敗北、的文學》)“他代表了從大正到昭和初年,日本知識分子*優秀的一面。”(荒正人《概論現代日本文學史》)——蓋棺論定,以*高的評價,發抒世人心中*深的惋惜。
芥川龍之介精選集 目錄
芥川龍之介精選集 節選
芥川的生命固然短暫,但作為作家的藝術生命卻長存于天地間。其*佳作品,凝結著他的博學與才情,顯示出一種東方的特色,東方的智慧,早已超越國界,成為人類精神文明寶庫中的財富。即便忝列世界短篇名家之間,也毫不遜色!我社本著優中選精的思想,輯成《芥川龍之介精選集》以饗廣大研究者和文學愛好者。
芥川龍之介精選集 作者簡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小說家。生于東京,本姓新原,父經營牛奶業。生后9個月,母精神失常,乃送舅父芥川家為養子。芥川家為舊式封建家族。龍之介在中小學時代喜讀江戶文學、《西游記》、《水滸傳》等,也喜歡日本近代作家泉鏡花、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鷗外的作品。1913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英文科。學習期間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先后兩次復刊《新思潮》,使文學新潮流進入文壇。其間,芥川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1915)、《鼻子》(1916)、《芋粥》(1916)、《手巾》(1916),確立起作家新星的地位。1916年大學畢業后,曾在橫須賀海軍機關學校任教,旋辭職。1919年在大阪每日新聞社任職,但并不上班。1921年以大阪每日新聞視察員身份來中國旅行,先后游覽上海、杭州、蘇州、南京、蕪湖、漢口、洞庭湖、長沙、鄭州、洛陽、龍門、北京等地,回國后發表《上海游記》(1921)和《江南游記》(1922)等。自1917年至1923年,龍之介所寫短篇小說先后六次結集出版,分別以《羅生門》、《煙草與魔鬼》、《傀儡師》、《影燈籠》、《夜來花》和《春服》6個短篇為書名。
龍之介的小說始于歷史題材,如《羅生門》、《鼻子》、《偷盜》等;繼而轉向明治文明開化題材,如《舞會》、《阿富的貞操》、《偶人》等;后寫作現實題材,如《桔子》、《一塊地》以及《秋》等。在創作中注重技巧,風格纖細華麗,形式、結構完美,關心社會問題與人生問題。1925年發表自傳性質小說《大島寺信輔的半生》。1927年發表短篇《河童》,對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制度作了尖銳的嘲諷。同年7月由于健康和思想情緒上的原因,服毒自殺,享年35歲。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