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老子十日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29107
- 條形碼:9787532629107 ; 978-7-5326-291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子十日談 內容簡介
簡介 本書以通俗性、知識性為特點,以一日一談為形式,全面介紹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其人其書”、“老子道論”、“道法自然”、“有無相生”、“絕學無憂”、“小國寡民”等等,以及老子思想對后世的影響,讀者可以通過本書了解老子思想的來龍去脈,以進一步理解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
老子十日談 目錄
老子十日談 節選
《老子十日談》以通俗性、知識性為特點,以一日一談為形式,全面介紹了老子的思想,如“老子其人其書”、“老子道論”、“道法自然”、“有無相生”、“絕學無憂”、“小國寡民”等等,以及老子思想對后世的影響,讀者可以通過《老子十日談》了解老子思想的來龍去脈,以進一步理解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
老子十日談 相關資料
第一日 老子其人其書——既“模糊”又“清晰”的老子與《老子》一、老子其人最早對老子形象作素描的是司馬遷,他在《史記》中特別為老子作傳,全文不長,我們不妨全文錄下。《史記》卷六十三《老莊申韓列傳》說: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艚。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云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余歲,或言二百余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日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隱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將,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齊焉。世之學老子者則絀儒學,儒學亦絀老子。“道不同不相為謀”,豈謂是邪?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因為是素描,總有其不清晰的地方,司馬遷在這段不長的文字中用了不少“或日”就充分說明老子形象有模糊處,如“或日老萊子亦楚人”,“或日儋即老子,或日非也”,“蓋老子百有六十余歲,或言二百余歲”
- >
朝聞道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回憶愛瑪儂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