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宋詩詞畫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80284
- 條形碼:9787010080284 ; 978-7-01-008028-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詩詞畫研究 本書特色
作者精心遴選了20多年來研究唐宋詩詞畫的論文匯編
為本書,難得的是這些論文至今讀來,依然新意盎然。更為
難得的是,不少論文尤其是前半部分,觀點、材料和結論,
幾乎句句能落到實處,而且措辭典雅、行文流暢,文氣充沛,
既是有新意的好論文,又是用心寫作的好文章,不負清詞麗
句為研究對象。
作者將自己的生命投諸唐詩宋詞,而唐詩宋詞也被作者
心靈化了。布依族的民族身份,也許使作者不自覺地對民族
地理、風俗有一份特殊的關懷,這一份關懷常常轉換成作者
的學術興趣、獨特視角。所選論文,*為出色的均得之于獨
特的民族、民俗視角。如論唐人送別詩、突厥母親與天才李
白、李白《菩薩蠻》詞、宋《清明上河圖》等,結論出人意料,
令人耳目一新。
與民俗、民族視角相得益彰的是文本細讀的方法。無
論是對杜詩“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這一千古
公案的了斷,還是對辛詞“明月別枝驚鵲”句“別”字的落
實,以及對《錦瑟》詩、易安詞的細致的意象發掘以及作品內
證的收羅等等,均顯示了批評的精細化和扎實的研究風格。
唐宋詩詞畫研究 內容簡介
作者精心遴選了20多年來研究唐宋詩詞畫的論文匯編為本書,難得的是這些論文至今讀來,依然新意盎然。更為難得的是,不少論文尤其是前半部分,觀點、材料和結論,幾乎句句能落到實處,而且措辭典雅、行文流暢,文氣充沛,既是有新意的好論文,又是用心寫作的好文章,不負清詞麗句為研究對象。
作者將自己的生命投諸唐詩宋詞,而唐詩宋詞也被作者心靈化了。布依族的民族身份,也許使作者不自覺地對民族地理、風俗有一份特殊的關懷,這一份關懷常常轉換成作者的學術興趣、獨特視角。所選論文,*為出色的均得之于獨特的民族、民俗視角。如論唐人送別詩、突厥母親與天才李白、李白《菩薩蠻》詞、宋《清明上河圖》等,結論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
與民俗、民族視角相得益彰的是文本細讀的方法。無論是對杜詩“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這一千古公案的了斷,還是對辛詞“明月別枝驚鵲”句“別”字的落實,以及對《錦瑟》詩、易安詞的細致的意象發掘以及作品內證的收羅等等,均顯示了批評的精細化和扎實的研究風格。
唐宋詩詞畫研究 目錄
如歌如泣的唐人送別詩
古曲《陽關》,如何三疊
突厥的母親與李白的天才
天下**絕句《靜夜思》——追問“床前明月光”何以后來居上
《壯游》:杜甫的青春追憶
夸張的模糊法則與詩圣的審美失誤
“泛詩話研究”與“純詩話研究”
古典文學研究與自然科學知識
罪、美、情:《長恨歌》的批罪與審美
唐詩解象:綠云·孥云·踏天磨刀割紫云
迷夢的挽歌:《錦瑟》之謎與悼亡意象的審美
錦瑟·日暖·春天之詩
詞體出現與發展的詩史意義
李白《菩薩蠻》與李白詩文的同構關系
《醉翁亭記》仿效《孫子兵法》
再談《醉翁亭記》十二“者……也”
李清照“憔悴”詞作年新測——以《永遇樂·元宵》為考察中心
巴楚民歌“五句子”對唐代詩詞的可能影響
一幅唐畫的“牛尾巴風波”與藝術風格的時代性
如何走進《清明上河圖》
附錄
建筑就是藝術申論
建筑藝術與建筑家的二重性
飄飛的語思(代跋)
唐宋詩詞畫研究 作者簡介
羅漫,本名羅秉武,1956年生于貴州貴定,1977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偶見唐人元結《漫酬賈沔州》詩,喜其“漫醉人不嗔,漫眠人不喚。漫游無遠近,漫樂無早晏。漫中漫亦忘,名利誰能算”,用為筆名至今。現任中南民族大學二級教授、文學院院長。1992、1995年破格晉升副教授、教授。1994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評為湖北省突出貢獻專家。1998年至今任湖北省政協常委。兼任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古典文學學會副會長、屈原學會副會長、省作協委員等。擔任過湖北省社科獎、文學獎、高校職稱等評委。1989、1995年兩次在《中國社會科學》發表長篇學術論文,并在《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文史》等發表論文70余篇,《新華文摘》、英文版《中國社會科學》、《光明日報》、《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屈原研究》、等轉載、譯載、復印、摘錄和收錄50余篇。學術觀點常見引用和評論。合撰《先秦大文學史》、《宋詞新選》等。獲省部級社科一等獎1項、三等獎5項。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