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國最美國寶全書
-
>
法國國家自然博物館犢皮紙博物畫
-
>
西洋鏡第八集--中國古典家具圖錄
-
>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收藏系列:中國古代藏書
-
>
西藏瑰寶:吐蕃 分治時期壁畫精選
-
>
西藏瑰寶:歷代炊具餐具精選
-
>
木趣居:家具中的嘉具(套裝精裝 全二冊)
名家談收藏(經驗篇)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300077
- 條形碼:9787547300077 ; 978-7-5473-0007-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家談收藏(經驗篇)全二冊 本書特色
《名家談收藏(經驗篇上下)》:總結收藏經驗,探尋特點規律,推動文化研究,共創美好未來。
名家談收藏(經驗篇)全二冊 目錄
上冊序由我得之由我遣之——王世襄先生訪談/石建邦劉德媛醫緣芳耕陸地花——陸芳耕先生訪談/夏文萍國寶無價報國有心——楊永德先生訪談/劉德媛詩意書畫純美境界——曹仲英先生訪談/喬文安書畫鑒定是讓人耗盡心血的工作——陳佩秋先生訪談/陳啟偉劉德媛徐杰玉文化的脈絡——楊伯達先生訪談/石建邦文玩話春秋——陳重遠先生訪談/石建邦活到老學不了——張宗憲先生訪談/倪淑穎收藏:重在感情,未必一定貴重——蔡斯民先生訪談/杜南發一位老人的文化之旅——劉冰先生訪談/夏文萍收藏是人的本能——夏更起先生訪談/蔣瀟睿興趣:收藏**要義——黃君實先生訪談/倪淑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葛師科先生訪談/倪淑穎為收藏家立傳——鄭重先生訪談/石建邦周雋藝術價值是收藏的關鍵——王良福先生訪談/丁峰劉德媛西洋藝術品的收藏鑒賞家——唐無忌先生訪談/朱曉東力所能及心之所好——陳德曦先生訪談/倪淑穎半世榮寶情——米景揚先生訪談/石建邦翰墨因緣四十年——許祥杰先生訪談/丁峰藝術家和收藏家的文化責任——丁紹光先生訪談/劉德媛見證中國市場——趙榆先生訪談/蔣瀟睿收藏是我的老師——韓天衡先生訪談/倪淑穎觀想:美的發現和想象/——徐政夫先生訪談/張春記方欣我的鑒藏之路——蕭平先生訪談/劉德媛收藏家應該尊重藝術——梁潔華女士訪談/倪淑穎獨具慧眼推陳出新——吳繼遠先生訪談/劉德嬡不要把藏品束之高閣/——陳嘉康先生訪談/劉德媛在收藏過程中學習——傅金洪先生訪談/倪淑穎依據興趣不要盲從——任道斌先生訪談/倪淑穎注重藝術的內在美——廖志祥先生訪談/張春記倪淑穎在收藏中獲得啟發、樂趣——羅啟妍女士訪談/劉德媛對古物要有這片“養”的心——傅益瑤女士訪談/倪淑穎藝術機構在藝術品市場的橋梁作用——金董建平女士訪談/倪淑穎中西合璧的探索者——李華式先生訪談/張春記方欣收藏與鑒定答客問——徐建融先生訪談/王永林收藏的內涵是收聚貯存——盧輔圣先生訪談/倪淑穎藝術品應該藏之于民——勞繼雄先生訪談/夏春青下冊收藏,要與他人分享——羅仲榮先生訪談/蔣瀟睿從文化角度考量收藏——陳鵬舉先生訪談/倪淑穎藏富于民合理引導——陳燮君先生訪談/張春記方欣看好中國藝術市場——俞璟璐女士訪談/徐杰收藏更多的是一種緣分和喜歡——王雁南女士訪談/石建邦做真正的伯樂——陸蓉之女士訪談/石建邦劉德媛衷心的期望——祝君波先生訪談/方欣收藏,向文化進軍——馬未都先生訪談/石建邦懷念祖父錢鏡塘——錢道明先生訪談/周雋夏春吉倡導正確收藏理念——熊宜敬先生訪談/夏春青收藏是一種文化功業——曾國和先生訪談/杜南發收藏:引導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鄧仕勛先生訪談/劉德媛當代藝術貴在首創和價值——余德耀、周鐵海先生訪談/方欣越國文化的守護者——孫海芳先生訪談/倪淑穎袖海樓傳兩代情——楊應群先生訪談/杜南發注重民問收藏力量——吳衛鳴先生訪談/倪淑穎確立良好的收藏心態——翟健民先生訪談/倪淑穎藝術品收藏并不那么神秘——張榮德先生訪談/夏春青收藏和投資并不矛盾——王定乾先生訪談/劉德媛魚和熊掌兼得——楊休先生訪談/張春記方欣健康的收藏很重要——郭慶祥先生訪談/石建邦方欣收藏:體會中國文化精神——徐其明先生訪談/劉德媛當代藝術剛進入初創期——黃燎原先生訪談/蔣瀟睿用文人精神引導收藏——周紀文先生訪談/張春記方欣市場的理性力量——趙力先生訪談/石建邦忘記藝術的價格——雪月女士訪談/劉德媛開啟“當代”——何浦林先生訪談/劉德嬡徐杰一個舊金山華人的收藏故事/李定和封藏在動蕩時代的記憶——懷念爺爺吳湖帆/吳元京離婁明辨真龍潛石墨珍藏獻研功——憶曾祖父孫伯淵/孫翼我持歐洲鐘表藏胸有古今中外情——記旅德華人鐘表收藏家王林勇王益勇兄弟/葉肖忠天然出靈氣石中有乾坤/王長河后記
展開全部
名家談收藏(經驗篇)全二冊 節選
《名家談收藏(經驗篇上下)》內容為:2008年10月,首屆華人收藏家大會在上海召開。對華人收藏進行系統研究,是這次大會的一項重要內容。收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前人有關收藏的筆記和著錄等文獻,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21世紀的今天,如何使收藏這門古老的、傾向于感性的經驗描述逐漸上升為較為系統的理論研究,使昔日局限于收藏家小范圍的鑒賞擴展為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文學科,這是上海市召開華人收藏家大會的初衷之一。基于以上明確的認識,組委會迅速組織了我國內地、港澳臺地區及新加坡和北美、澳洲、歐洲一些國家的專家學者,分門別類進行研究撰寫;同時對上述地區的華人收藏家進行采訪。令人驚喜的是,在短短半年中,競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