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公共哲學-第7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074597
- 條形碼:9787010074597 ; 978-7-01-00745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公共哲學-第7卷 本書特色
所謂公共性,一般來說它是有關形成民主的政治秩序的原理。因此,公私背離會動搖民主政治的根基。今天在日本等許多發達國家蔓延著毫無拘束的個人主義,“私”因離開了“公”而受到謳歌,但是我們應該牢記公私背離是政治腐敗的溫床。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種狀況所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對政治的不關心和監督功能的低下。 本書歸納整理了兩次研究會的成果,這些成果出于上述問題意識從公共性的視角討論了瀕死狀態下的中間團體的再生。在綜合討論二以前部分為“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的論題和討論,以后部分為新設置的“世代生生研究會”(不是“生成”而是“生生”)的論題和討論。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公共哲學-第7卷 內容簡介
所謂公共性,一般來說它是有關形成民主的政治秩序的原理。因此,公私背離會動搖民主政治的根基。今天在日本等許多發達國家蔓延著毫無拘束的個人主義,“私”因離開了“公”而受到謳歌,但是我們應該牢記公私背離是政治腐敗的溫床。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種狀況所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對政治的不關心和監督功能的低下。本書歸納整理了兩次研究會的成果,這些成果出于上述問題意識從公共性的視角討論了瀕死狀態下的中間團體的再生。在綜合討論二以前部分為“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的論題和討論,以后部分為新設置的“世代生生研究會”(不是“生成”而是“生生”)的論題和討論。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公共哲學-第7卷 目錄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公共哲學-第7卷 節選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第7卷)》講述了:所謂公共性,一般來說它是有關形成民主的政治秩序的原理。因此,公私背離會動搖民主政治的根基。今天在日本等許多發達國家蔓延著毫無拘束的個人主義,“私”因離開了“公”而受到謳歌,但是我們應該牢記公私背離是政治腐敗的溫床。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這種狀況所導致的結果只能是對政治的不關心和監督功能的低下。《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第7卷)》歸納整理了兩次研究會的成果,這些成果出于上述問題意識從公共性的視角討論了瀕死狀態下的中間團體的再生。在綜合討論二以前部分為“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的論題和討論,以后部分為新設置的“世代生生研究會”(不是“生成”而是“生生”)的論題和討論。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公共哲學-第7卷 相關資料
論題一NPO與新的公共性1.公共觀念的變化長谷川公一我對有關公共的各種問題的關注也許是命運決定的。我的名字叫“公一”,是祖父給起的,他曾經是西園寺公望的崇拜者。我用英語做自我介紹時經常開玩笑說:“漢字是表意文字,我名字的意思就是‘公共優先’,與社會學家很相符吧!”今天,“新的公共性”越來越受到關注,下面我想通過NPO活動對其背景做些考察。NPO活動最近在日本也活躍起來,根據經濟企劃廳(2001年以后為內閣府)的數據,截至今年(2000年)7月28日,受理特定非營利活動法人認證申請的件數為2891件,其中被認證為法人的有2290件。從開始執行這項法律到現在約有21個月,在這期間就有如此多的NPO法人得到了認證,超出了有關人士事先的預計,可以說是一種NPO熱。那么,這種NPO熱是會長期存在還是暫時性的呢?應該說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那么它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為什么社會對NPO活動和廣義的市民活動的期待很高?它基于怎樣的結構背景呢?首先,人們關于“公共性”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在日本,“公”的觀念從傳統上講往往被歸于國家的公共性。這當然是不能否定的,但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強調。在日本社會也正在出現英語語意的“公共”觀念。井上達夫在公共哲學共同研究會上發表的議論(參見本叢書第3卷《日本的公與私》)中提出,一般都說在日本固有的國家公共性很強,但其實很強的不如說是業界團體那種中間團體,這種說法很讓人感興趣。但是,對于中間團體的把握法學家和社會學家之間是有差別的。從社會學來看,可以說社會學對于法律學和經濟學的存在理由就是因為它著眼于中間團體。涂爾干以來社會學一直強調中間團體的重要性,重視中間團體所具有的連帶團體功能和社會規范作用。社會的統合是怎樣做到,怎樣維持,怎樣發展的,這些問題一直是自創立者康德以來每個社會學家所面對的最基本的問題。1989年發生了許多讓人感興趣的事件,那是讓人感到世界史發生了轉折的一年。東歐發生民主化革命、柏林墻倒塌、德國核政策發生轉變等等,1989年是歐洲的后冷戰急速進展的一年。200年前的1789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1689年,英國制定了《權利法案》,1889年發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這就是樋口陽一先生講的“四個89年之說”。在日本1989年1月,年號由昭和變為了平成。日本社會的秩序意識和統合方式也隨之發生了巨大變化。從1979年到1989年擔任過總理大臣的只有大平正芳、鈴木善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4人,但是從198
中間團體開創的公共性-公共哲學-第7卷 作者簡介
佐佐木毅(Sasaki Takeshi),1942年生,東京大學前校長,現為學習院大學教授,政治學家。主要著作:《馬基亞維利的政治思想》(巖波書店,1970年);《柏拉圖與政治》(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政治學講義》(東京大學出版會,1999年)。
金泰昌(Kim Tea-Chang),1934年生,公共哲學共重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社會哲學、社會思想比較研究。抵日(1990年)后發表論文,論著:Creating a New History for Future Generations(Kyoto,Japan:Institute for the Integrated Study of Future Generations,1994);Seif and Future Generations(Camb rjdge,UK:The White Horse Press,1999);Co-creating Public Philosophy for Future Generations(UK:AdamantiBe Press Ltd.,1999)。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