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77624
- 條形碼:9787500477624 ; 978-7-5004-776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 本書特色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 內容簡介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從傳播學角度探討唐代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交流活動,結合考古學、史料學、歷史學、版本學等學科知識,運用社會學、文化學方法來研究唐代文學的繁榮及其傳播活動、規(guī)律等。著者在文學傳播總論基礎上論述了唐代的文學傳播媒介、詩歌的音聲傳播、小說傳播、戲劇傳播、賦的傳播、游記散文的傳播、對日文學傳播等,*后以唐代的文學傳播功能為結語,揭示了文學傳播活動對唐代文學在當時的流播、接受與繁榮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為古代文學傳播研究建構了可資借鑒的理論框架。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 目錄
導論
**章 唐代的文學傳播總論
**節(jié) 唐代的文學傳播概況
第二節(jié) 唐代文學的傳播類型
第三節(jié) 唐代的文學傳播過程
第四節(jié) 唐代的文學傳播主體
第二章 唐代的文學傳播媒介
**節(jié) 媒介及其要關理論
第二節(jié) 多元化的傳播媒介
第三節(jié) 異彩紛呈的其它傳播方式
第四節(jié) 唐代傳播媒介文化論
第三章 唐代詩歌的音聲傳播
**節(jié) 唐詩的音聲傳播方式
第二節(jié) 唐詩的音聲傳播者
第三節(jié) 唐代音聲傳詩的接受
第四章 唐代的小說傳播
**節(jié) 唐代小說傳播的審美心理
第二節(jié) 唐代的小說傳播者
第三節(jié) 唐代的小說傳播者
第五章 唐代的戲劇傳播
**節(jié) 唐戲的種類及表演
第二節(jié) 唐戲的跨文化傳播
第三節(jié) 唐戲的傳播效果
第六章 唐代賦的傳播
**節(jié) 唐賦的傳播形式
第二節(jié) 唐賦的傳播功能
第七章 唐代游記散文的傳播
**節(jié) 游記散文的傳播主題
第二節(jié) 游記散文的傳播類型
第八章 唐代的對日文學傳播
第九章 唐代的文學傳播功能(代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文學研究領域中傳播學理論運用探析——以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為例
附錄二 文學傳播學的理論建構
后記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 節(jié)選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涉及的諸多重要問題,她都有獨到的見解。論文首次從理論上對唐代文學在當時的傳播進行了宏觀論述,其中對于傳播媒介的研究具有突出特點,不僅全方位地研究了唐代文學傳播媒介,而且對媒介文化作了界定,認為唐代的媒介文化是建立在口語文化、文字文化基礎之上,以卷軸和碑石為主要媒介的卷軸文化及碑文化,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進而形成在時間與空間上充分展現(xiàn)時代特色、反映時代精神風貌的亞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唐詩研究方面,從音聲傳播探討唐代詩歌的繁榮與鼎盛,既有深度,又有特點;認為唐代詩歌的音聲傳播方式主要有吟誦、樂歌、踏歌等,是通過人聲吟誦和傳唱的面對面的聲音藝術傳播形式,體現(xiàn)出唐詩格調的諧暢、節(jié)奏的明快、語言的頓挫及旋律的優(yōu)美。
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 作者簡介
柯卓英,女,1966年生,陜西涇陽人。現(xiàn)為西安石油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傳播學研究中心主任,校級院聘學科帶頭人、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中國傳播學會會員、陜西詩詞學會會員。1988年、1997年先后畢業(yè)于西北大學,分別獲文學學士、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傳播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04年獲學校第三屆教學質量獎。發(fā)表科研論文30余篇、散文詩歌作品30余篇(首)。多次參加中國傳播學論壇、中國傳播學大會、文學理論三十年“從新時期到新世紀”等國際學術研討會。主持或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和校級科研項目多項。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