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名人自述 本書特色
孫中山:余之從事革命,建主義以為標的,定方略以為歷程,集畢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撓。求天下之仁人志士,同趨于一主義之下,以同致力,于是有立黨……
梁啟超:我自己和我的朋友,繼續我們從前的奮斗,鼓吹政治革命。同時“無揀擇的”輸入外國學說,且力謀中國過去善良思想之復活……
蔡元培:我對于各家學說,依各國大學同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兼容并包。無論何種學派,茍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即使彼此相反,也聽他們自由發展。
章炳麟:自揣平生學術,始則轉俗成真,終乃回真向俗,世固有見諦轉勝者!……乃若昔人所消,專志精微,反致陸沉,窮研訓詁,遂成無用者,余雖無腆,固足以雪斯恥。
胡漢民:“不遠而復,主義是從!
魯迅:“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陳獨秀:幼稚的中國黨還沒有自己發明理論決定政策的能力,至于盲目地執行國際機會主義政策,而沒有絲毫認識與抗議,這是中國黨領導機關應該負責任的……
瞿秋白:“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焙伪卣f?
胡適:以今世歷史進化的眼光觀之,則白話文學之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又為將來文學必用之利器,可斷言也……
名人自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世紀上半葉9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孫中山、梁啟超、章炳麟、蔡元培、胡漢民、魯迅、陳獨秀、瞿秋白、胡適)的自述。正如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所說的,“局中可憤可痛之情形,非局外人所能知也”,比起史書上后人撰寫的傳記,從上述9人對自己的悲歡、教養等等個人經歷的敘述中,人們往往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他們的人格和立身之道,這正是值得后人借鑒的。
名人自述 目錄
倫敦被難記
孫文學說(節錄)
中國革命史(節錄)
梁啟超
我之為童子時
三十自述
戊戌政變記(節錄)
清代學術概論(節錄)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節錄)
鄙人對于言論界之過去及將來
國體戰爭躬歷談
護國之役回顧談
章炳麟
菿漢微言(節錄)
太炎先生自定年譜
蔡元培
簡歷
我在教育界的經驗
辛亥那一年
蔡孑民
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
胡漢民
胡漢民自傳
魯迅
著者自敘傳略
自傳
《吶嘁》自序
《自選集》自序
我怎么做起小說來
陳獨秀
實庵自傳
告全黨同志書
瞿秋白
《瞿秋白論文集》自序
多馀的話
胡適
四十自述
逼上梁山
名人自述 節選
《名人自述》是20世紀上半葉9位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孫中山、梁啟超、章炳麟、蔡元培、胡漢民、魯迅、陳獨秀、瞿秋白、胡適)的自述。正如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中所說的,“局中可憤可痛之情形,非局外人所能知也”,比起史書上后人撰寫的傳記,從上述9人對自己的悲歡、教養等等個人經歷的敘述中,人們往往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他們的人格和立身之道,這正是值得后人借鑒的。
名人自述 相關資料
插圖:
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一八九七年初)
序
近者,予被逮于倫敦中國公使館,頗為當世所注意。予且因是結納多數良友,泰西學子藉為法律問題之討論者尤眾。予若不以案中實情布告當世,則予之職為未盡。顧予于英文著述非所長,惟冀讀者恕其谫陋,一勿加督責。而遣辭達意尤得吾友匡助之力為多,使非然者,予萬不敢貿然以著作一自鳴也。
西歷一千八百九十七年孫文識于倫敦
第一章 原因
時在西歷一千八百九十二年,予卜居于珠江江口之澳門,以醫為業,藐茲一身。初不料四年后競被幽于倫敦中國使館,更不料以是轟動政界,甚且由英政府出而為實地之干涉,以要求彼使館之見釋也。雖然,予之知有政治生涯,實始于是年;予之以奔走國事,而使姓名喧騰于英人之口,實始于是地。
當一千八百八十六年時,予學醫于廣州之英美傳道會,主政者為戈爾醫學博士(Dr.Kerr)。次年,聞香港創立醫科大學,遂決計赴香港肄業。閱五年而畢業,得醫學博士文憑。
澳門一埠,其隸屬于葡萄牙者蓋三百六十年矣。顧政柄雖屬歐人,而居民多稱華籍,即其自稱為葡人者亦大半為本地之歐亞雜種也。
予既卜居于澳門,澳門中國醫局之華董所以提攜而噓拂之者無所不至,除給予醫室及病房外,更為予購置藥材及器械于倫敦。
此事有大可注意者一端,則自中國有醫局以來,其主事之官紳對于西醫從未嘗為正式之提倡,有之,自澳門始。予既任事于醫局,求治者頗眾,而尤以外科為繁。然亞東之閉塞,甫見開通,而歐西之妒焰已起而相迫。蓋葡人定律、凡行醫于葡境內者必須持有葡國文憑,澳門葡醫以此相(齒奇)龁,始則禁阻予不得為葡人治病,繼則飭令藥房見有他國醫生所定藥方,不得為之配合。以是之故,而予醫業之進行猝遭頓挫,雖極力運動,終歸無效。顧予赴澳之初,并不料其有是,資本損失為數不少,旋即遷徙至廣州焉.
予在澳門,始知有一種政治運
動,其宗旨在改造中國,故可名之為少年中國黨(按即興中會)(“少年中國黨”[“Young China”Party]與興中會不是一回事。此處及下文中一些地方,譯者將它們混為一談,是不妥的)。其黨有見于中國之政體不合于時勢之所需,故欲以和平之手段、漸進之方法請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其最要者,則在改行立憲政體,以為專制及腐敗政治之代。予當時不禁深表同情,而投身為彼黨員,蓋自信固為國利民福計也。
至中國現行之政治,可以數語賅括之曰:無論為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