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輿論學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1274158
- 條形碼:9787811274158 ; 978-7-81127-415-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輿論學概論 本書特色
如何認識和把握輿論?輿論有何種特性?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是什么道理?
為什么先賢自古就警告執政者要尊重民意?“多數人暴政”的說法正確嗎?
如何識破冒充民意、制造輿論危機的陰謀?
本書面向21世紀學科前沿,以*新理念研究輿論的演變、性質、形態和功
能,對輿論形成的模式、輿論與權力的關系、**和第二輿論機構的作用
及輿論制度等范疇提出許多新的觀點。借鑒了西方輿論學100多年的研究
成果。對西方輿論學和民意測驗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作了引介和分析。
本書為清華大學等新聞傳播學核心院校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媒體從業者
和相關人員的自學讀物。
輿論學概論 目錄
**章 中外社會輿論簡史
**節 中國社會輿論的演進
一、原始社會的民意觀
二、奴隸制社會中的游說
三、封建制的城鎮輿論
第二節 西方社會輿論的勃興
一、從圍立制到票決
二、公眾與公共領域的出現
三、輿論概念的流行
第三節 西方的輿論研究
一、18世紀對輿論的贊譽
二、19世紀對輿論的辨析
三、20世紀的輿論觀
第二章 輿論的屬性與結構
**節 輿論的定義及其核心
一、西方的輿論定義
二、輿論的核心問題
第二節 輿論的構成與要素
一、見解與意見的言說
二、公眾的集合意識與信念
三、輿論的公共話語
第三節 輿論的屬性與本質
一、公共事務與公共意識
二、社會中的優勢意見
三、輿論中的社會知覺
第四節 社會輿論的特征
一、社會表層意識的發散
二、社會輿論的波動性
三、社會輿論的彈性
四、社會輿論的慣性
第三章 輿論的產生與生成模式
**節 輿論產生的社會環境
一、公眾的交往環境
二、社會意識環境
三、輿論場與公共領域
第二節 輿論生成的四個階段
一、公共問題與社會議論
二、個人意見與議論圈的擴散
三、突發事件的激發
四、輿論領袖的意見引導
第三節 輿論形成的標志
一、議論量與輿論的成立
二、輿論形成的量度
三、輿論類型的議論量
第四節 輿論生成的模式
一、“爆米花”模式
二、風吹浪起模式
三、飄雪模式
四、瀑布傾瀉模式
五、沉默的螺旋模式
第四章 輿論傳播形態
第五章 輿論的正負方向
第六章 民意與暴政錯覺
第七章 社會輿論的演變
第八章 **輿論機構的威力
第九章 網輿的開放與自律
第十章 第二輿論機構的輿論活動
第十一章 輿論資源及其功能
第十二章 權力及其輿論操縱
第十三章 輿論制度與言論自由
第十四章 輿論氣候的探測
參考書目
輿論學概論 作者簡介
劉建明,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多所高校兼職教授.多種學術機構評審專家,曾任《北京觀察》雜志編委會副主任,第八、九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學委會副主任,國家教育部新聞學教學指導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64年畢業于遼寧師范大學,先后當過中學教師、記者。1982年7月和1988年6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先后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任記者、市級廣播電視局局長兼總編輯。1988年7月任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新聞系主任。1995年7月調入清華大學任教。長期講授“新聞理論研究”、“輿論傳播學”、“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經典論著研究”、“科技新聞”、“外國新聞媒介史”、“新聞學概論”等課程。“輿論學”曾獲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主要著有《宏觀新聞學》、《科技新聞理論與寫作》、《基礎輿論學》、《當代輿論學》、《當代中國社會輿論形態》、《現代新聞理論》、《當代新聞學原理》、《新聞學前沿》、《新聞發布概論》、《新聞學概論》、《天理民心》、《鄧小平宣傳思想研究》 《穿越輿論隧道》、《媒介批評通論》、《西方媒介批評史》、《輿論傳播》、《鄧小平后的中國》等專著、合著25本。主編《宣傳輿論學大辭典》、《應用寫作大百科》兩部辭書。20年來,在報刊上發表有關新聞學、輿論學、傳播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和當代中國研究等方面的論文530多篇。多種論著獲優秀成果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